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3-04-29 06:59陶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教学

陶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师生能否焕发创新激情,使课堂充满创造活力,教师能否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之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是数学教学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受进行创新思维的乐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1.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思维从问题开始.”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手段之一.

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如果单一地让学生做大量的枯燥的习题,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地编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体育问题为原型,如篮球问题、跳水问题、足球问题等,加以改编融入课堂,让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的欲望.

2.变式引申,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使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重组,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3.榜样指引,激发创新

运用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创新的事例,发挥榜样对学生指引的作用.如,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对科学及发明有执着及探索的精神.他小时候看到母鸡孵小鸡,自己也学着母鸡的样子坐在鸡蛋上.正是因为爱迪生对科学的执着及对新事物的好奇,所以才成就了一代大发明家.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事,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良好的思维习惯,首先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能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1.置悬设疑,唤起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表现欲”,肯定参与精神

三、延伸到课外,拓宽创新思维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数学教学只有与生活联系一起,把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才能让数学教学焕发出生机.数学课外往往与生活紧密结合,形式多样,一般根据活动内容、目的和学校自身条件来开展,可采用集体讲座、专题答辩、知识竞赛及数学实验等形式.

例如,初中几何解直角三角形“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教师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测量旗杆、大树高度.引导学生利用测倾器、卷尺和绳子实地测高.又如,把学生带到田间,选一个池塘,让学生实地测量,然后运用勾股定理等知识计算池塘的体积,得出水的立方.再计算这样的池塘可灌溉多少农田.这些都是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和社会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要走出去,还应请进来,请附近的木匠、砖匠师傅到学校讲他们施工中用到的数学;请财政统计员讲统计中用到的数学;请银行职员讲购房(车)分期付款贷款中的数学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存在着数学.另外,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快、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技能.如,教学“四边形”一节前,先让学生动手用竹片及钉子制作四边形,利用作图证实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再进一步验证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为下一节课学习平行四边形导出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焕发的局面,摒弃死记、硬背和呆板,它所追求的是灵活多变的创新.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而且关系到今后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新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黄桂坚)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