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斌
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更加注重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这对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我们几十年来早已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冲击着原有的学识体系。如何重组与建构的学识体系,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1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建构的学识体系
1.1 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即语文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材选文的内容包罗万象,而且目前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语文课程的开放性,需要不断地吸呐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这一片沃土之中,实行大语文教育,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如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军事、法律、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宇宙、生命等诸多学科的书籍和资料,歉收并蓄,为我所用,把语文课上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1.2 语文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语文本体的知识与技能来理解语文课程,将其当作单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应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帮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领会人类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人文精神。因此,作为审美对象与学生沟通、连接的中介人,作为学生文化的引导者、促进者,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和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明晰的与未来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以往许多语文教师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教学中仅凭经验和感觉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传统的语文课程又较多地重视技能技艺的传授,也容易导致语文教师拒绝那种依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启发引导、激发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教学。如今,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 语文教师学识体系重组与建构的基本途径
2.1 语文教师自身应形成学识优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常识优化和职业发展是外在动力推动下的专业成长过程,也是内在动机引导下的自主完善过程。语文教师要走学识优化和专业优化发展之路,必须培养以下三种能力:
2.1.1 終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更要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学会使用一切先进的设备获得信息,更新知识。
2.1.2 问题研究的能力。有学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不仅客观上是有最佳的研究位置和丰富的研究机会,而且主观上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研究和改进。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继而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培养教师主动思考、科学探索的精神,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的认识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这正是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师学识优化和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2.1.3 实践反思的能力。所谓实践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行为表现,从而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效能的过程。从世界教师培养和发展的趋势看,实践反思是未来教师的培养的基本模式。
2.2 语文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运用。这些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有句老话:"活到老,这到老"。怎么学?借用张大千先生的一句话"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这样,才能胜任教师之阵。
2.3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语文教师的学识优化和专业发展
2.3.1 学校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资源,是学校发展的资本。学校是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当中的人文关怀,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生长点,使学校成为教师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要追求一种文化管理,以人为本,搭建民主平台,确立教师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现教师的主体精神。
2.3.2 学校要成为开放的"学习型组织"。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上,学校一般只被认为是学生发展的场所,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而在今天,学校又多了一个功能,即通过举行专业活动和交流,使自身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营造专业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学识体系的重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才能建构更为完善的学识体系,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