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乡野

2013-04-29 00:53温子荣
老区建设 2013年5期
关键词:宁都县贫困村移民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赣江的重要源头区:现辖12乡12镇299个建制村,总人口8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7.81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近年来,宁都县始终把扶贫和移民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2012年,宁都县的扶贫和移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开发式扶贫精神,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围绕“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扶贫、“雨露计划”、社会扶贫,积极开展“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和“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等,出色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被评为全省“扶贫(移民)工作先进县”,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

2012年,该县13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各类项目365个基本完工,完成投资2140万元:为识别出来的52963户210396个扶贫对象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搬迁扶贫移民1967人,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12个,进城入镇安置1690人;“雨露计划”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2期培训1221人,实现转移1186人,完成扶贫对象子女的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招生培养268名:实施国家科技扶贫项目800公顷旱、晚熟特色脐橙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到位143个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134个,帮扶项目140个,落实扶持资金2068万元;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捐赠资金150余万元,建设通村组桥梁10座、村小学教学楼1幢、获得爱心包裹4500个。扶贫开发担保公司担保余额1600余万元,农户自立服务社新增扶贫到户贷款439万元,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和社区发展扶贫社周转借款360余万元,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展油茶、脐橙等优势产业16000多亩,16个产业基地和4000余扶贫对象受益,实现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1.2%,脱贫人口达2.11万人。

产业扶贫,促农民增收脱贫

按照“要素聚集、力量集中、节约资源、规模发展”的思路,围绕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以扶贫开发为主线,打破乡(镇)、村行政区划界限,选择贫困村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产业形成规模的区域,建立了以赖村、青塘、会同等乡镇为主的连片脐橙基地,以对坊、石上、大沽等乡镇为主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以梅江、会同、长胜等乡镇为主的年出笼千万只黄鸡的养殖销售集散基地,以石上、钓峰、黄陂等乡镇为主的银杏苗木基地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覆盖面大、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支撑性的扶贫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到户,创新“四个一”产业扶贫到户方式,50%以上的整村推进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开发和扶贫到户。2012年,在对坊、石上、钓峰等乡镇开发建设油茶基地、银杏苗圃6400余亩,投入扶贫资金1600多万元,并采取产业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扶贫对象的“一卡通”惠农卡上的做法,确保参与开发的560户贫困户直接受益,使扶贫对象可持续增产增收。同时,按照“发挥优势、方便就业、增加收入”的思路,建设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饮品加工园区和电子电器、轻纺服装、门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园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稳定性工资收入开辟新途径。

搬迁扶贫,促城镇化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结合优化人口布局、生态环保、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等,与生态移民、深山区扶贫搬迁、避灾移民搬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相衔接,扎实做好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围绕黄陂、长胜、青塘等3个重点示范镇以及赖村、固村、洛口等中心镇建设,集中本地优势,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就业、安置农民、创造利税、带动城市发展”效应,为扶贫攻坚提供经济支撑,为减少农民推动城镇化建设。2012年,全县完成移民1967人,其中进城入镇人口1690人,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12个,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在已建成的移民集中安置点实施社区化管理,并筹集154万元在青塘、东韶等9个移民新村,按照“小额、短期、有偿、信用担保”的资金管理原则,推广“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社区发展循环资金模式,扶持600多户移民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开发产业,发展经济,助推移民群众在“稳得住”的基础上逐步脱贫致富。

智力扶贫。促劳动力素质提升

我县始终把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一是开展教育扶贫基金项目,实施“培养一人,脱贫一家”的智力扶贫工程。我县在实施省“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养计划的同时,对贫困村开展了“一村一名”中专学历教育免费培养计划,2012年完成了268名招生培养任务,投入“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和“宁都县教育扶贫基金”134万元。二是全面完成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任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2期培训1221人,培训合格率100%,实现转移1186人,转移率97.1%,拨付培训补助资金75.64万元。三是开展科技培训,对留守劳动力进行了种、养、加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对贫困村村委干部进行了扶贫和移民业务培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和产业基地领办人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了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累计培训2100人(次)。四是开展科技扶贫项目,带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2012年,成功争取国家科技扶贫项目“江西宁都县800公顷早、晚熟特色脐橙标准化示范基地”,获得扶持资金300万元。示范基地除引领和带动果业发展、安置贫困劳力就业外,还免费组织员工和基地周边农民进行相关技能培训300余人(次)。

社会扶贫,促大扶贫格局形成

一是组织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包扶贫困村,实现全县贫困村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2012年,全县定点扶贫单位领导率队到点调研、现场办公4691次、其中一把手到点调研1372人次,落实扶持资金2068万元,帮扶项目136个。二是包扶单位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2012年,单位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党员干部2391人,结对帮扶贫困户6174户,帮扶资金820,1万元,扶持种养项目189个:帮助劳务输出5890人次,年劳务总收入15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44人次,助学资金104,45万元。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扶贫帮困。2012年参与扶贫的非公有制企业有30个,受扶村15个。捐赠资金351万元、捐物折款191万元,主要用在捐资水利设施、公路建设、饮水工程、捐资助学等方面。四是社会捐赠做得有声有色。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的2012年“爱心包裹”项目,并对石上镇、湛田乡的所有村小学和对坊乡、固村镇的部分村小学发放了爱心包裹,累计获得捐赠价值49万多元的学生美术包裹、学校音乐包裹、学校体育包裹。接受福建新华都慈善机构捐赠50万元新建桐口小学,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54万元在6个乡镇兴建桥梁10座,受益人口4100人。

创新扶贫,促扶贫瞄准度提高

坚持不断创新扶贫理念与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相结合,理念是先导,机制是保障。在扶持到户方面,探索了“差异化”扶贫新模式,即利用贫困识别成果,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采取“产业扶持到户、技能培训到户、资金帮扶到户、政策衔接到户、‘三送‘五帮,到户(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发展一项产业、提供政策解读、市场信息、生产技术、资金担保)、绩效考评到户”措施,扶持其发展脐橙、茶叶、黄鸡、水产、油茶、种业、银杏、毛竹、工业原料林等产业。一是将整村推进到村资金的50%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参与开发的扶贫对象提供资金补助,实施惠农“一卡通”支付,这是全省率先提出用于产业开发明确的资金比例要求。二是将产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中的500万元以奖补形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扩大优势农业产业规模;500万元由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以信贷资金的形式有偿借贷给产业开发户周转使用,巩固产业开发成果,实现产业开发和扶贫资金可持续发展。2012年,我们在对坊乡开展油茶高产种植基地扶持到户试点,试点采取“四个一”的模式,即一块示范种植基地、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套帮扶机制、一套验收考评机制,具体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协调,农户自愿参加,其中贫困户享受扶贫资金补助,补助资金按标准直接打入贫困户“一卡通”账户。试点参与的农户达503户,项目区覆盖贫困户达90.3%。三是大力支持扶贫开发担保公司为扶贫功能明显的产业基地和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推动优势产业发展,2012年共为16家优势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提供1600余万元的贷款担保。四是支持县农户自立服务社和贫困村扶贫互助社,通过小额贷款和互助资金借款,支持微型创业户和产业户发展生产和产业,实现增收脱贫。2012农户自立服务社贷款余额达4300万元,其中新增扶贫到户贷款439万元,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周转借款36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410多户产业开发户和扶贫对象的生产发展。通过组合式扶贫,2012年,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1,2%,脱贫人口达2.11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10.1%。

青山映绿水,欢笑洒山间。在一系列扶贫开发、强农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宁都县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村村美、家家富、人人乐,贫困农村呈现出一幅富裕和谐新美景。

【作者简介】

温子荣,江西省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宁都县贫困村移民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困境与思考
宁都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宁都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