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华
虢国墓地遗址先后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发掘,探明各类墓葬800余座,发掘清理252座,出土文物三万余件,特别是90年代两座国君大墓的发掘,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研究西周至春秋时候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纷繁多样的出土文物中,3500件(套)玉器质地优良,种类齐全,纹饰精美,工艺考究,当属两周同类器中的代表,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中的精华,被誉为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从玉材看,它们的绝大部分为优质的新疆和田玉;从制作水平看,它们形神兼备,多为精绝之作,其中的绝大部分出自虢国国君治下的玉工之手,还有部分是来自周王室的制玉作坊;从时代上看,有属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圆雕猪龙,有商王武丁、帝乙、帝辛时期的玉器,也有西周早、中期之物,发掘出土的这批玉器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中的精华,是虢国物质文明的象征,为两周史、玉器史的研究提供了难得而庞大的标准器群。在这批精美的玉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800多件仿生玉器。动物的种类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常见的动物物种。其中几件自然灵动的鹿形玉雕堪称佳作。
玉鹿(图1)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6厘米,身长5.6厘米,厚0.1-0.4厘米。和田青玉制成,深冰青色,局部受沁有灰白色的斑点。鹿呈奔跑状,圆眼,大耳,鹿角高耸。鹿似乎在奔跑中受到惊吓,前腿蜷曲,后蹄着地,无穿孔。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精品。
玉鹿(图2)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3厘米,身长4.9厘米,厚0.1-0.5厘米。青玉,因受沁严重,臀部呈现棕红色,其他部位有红褐色和灰白色的斑块和斑点。玉质细腻,温润光洁。鹿呈站立状,神态安详,无穿孔。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角夸张而又高大,有分叉。
玉鹿(图3)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5.5厘米,身长6厘米,厚0.1-0.4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全部受沁,呈棕黄色,有灰褐色的斑块和斑点。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呈奔跑状,两腿前倾,蹄着地。鹿角部有一圆形穿孔。
玉鹿(图4)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3厘米,身长4.9厘米,厚0.1-0.5厘米。该器物为和田青玉,深冰青色,局部受沁有灰白色的斑点。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身整体呈俯卧状,两腿卧地,无穿孔。玉匠用寥寥几笔就将玉鹿的嘴、眼、耳、腿雕琢得惟妙惟肖,甚至是肥硕身躯上的小尾和那顾盼生辉的神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玉鹿(图5)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7厘米,身长4厘米,厚0.1-0.4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因局部受沁,有灰褐色和灰白色斑块和斑点。鹿昂首站立,头上有角,角夸张而分叉。无穿孔。
玉鹿(图6)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2中。高5.1厘米,身长5厘米,厚0.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表面有黑色斑点,仅脖颈处微透明。鹿呈回首站立状,角部略残,腿、头部有阴线轮廓线,头部有一圆穿。形象逼真,神态自然。
玉鹿(图7)
青玉,大部分受沁呈棕黄色。圆眼大耳,回首仰头,耳部及前腿部有红色朱砂沁痕,颈部有一圆穿。前腿略短于后腿,腹及腿部用阴线刻区分出四蹄。形象逼真,富有动感。
玉鹿(图8)
青玉。受沁呈青灰色,背、尾部有明显红色朱砂及丝制物残留痕迹。圆眼大耳,回首而立,腿、头部有阴线轮廓线,腿部用阴线刻区分出四蹄。颈部有一圆穿。形象逼真,神态自然。
玉鹿(图9)
青玉。青灰色,局部受沁有黄白色斑。作奔跑状,翘首,口微张,梭形眼,叶形竖耳,短尾下垂,粗腿。胸部有一小圆穿。正背面纹样相同。
玉鹿(图10)
青玉。全部受沁呈土黄色或棕褐斑或灰白斑。玉质较细腻,不透明。作卧姿状,曲颈回首,双立耳,头、身有阴刻轮廓线。前足有一小圆穿。
玉鹿(图11)
一角和前腿残缺。青玉,青白色,全部受沁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玉质较细腻,温润光滑。作站立状,曲颈回首,叶状立耳,菱形眼,短尾,腿、身有阴线轮廓线。虽残却形神兼具。
这些玉鹿身体肥硕,大多为片状,有顾盼回首状、昂首站立状、悠闲伏卧状等姿态,或优雅娴静、温顺可爱,或气宇轩昂、顾盼生辉,但都是制作精良、刀工强劲、琢磨圆润,尽显鹿的自然与灵动之美,更体现出玉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治玉技艺和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特点。结合考古发现,商代墓葬中已有玉鹿的出现,如安阳殷墟、山东滕州大商周贵族墓地有极少玉鹿出现,到西周时期,用玉石雕琢玉鹿的造型增多。除虢国墓地外,陕西茹家庄墓地也有少量玉鹿的出土。虢国墓地目前出土玉鹿共计11件,均出土在国君及国君夫人墓葬中,彰显了虢国贵族的尊贵身份及虢国贵族喜爱鹿的情结。总结其特点,笔者认为,这时期的玉鹿,体型肥硕,神态安详,雕工细腻,尤其是突出对雄鹿鹿角的雕琢,有的呈“山”字型,有的一字排开,上面有分枝,还有的高耸弯曲,造型丰富。这与金文中鹿字的特点极像:早期金文承续了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有所变形,强调华丽的鹿角与眼睛。那么,此时的工匠为什么会刻意夸大鹿角呢?我们知道角是雄鹿的第二个明显性征,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古人显然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古代先民们强烈的生殖崇拜观念致使他们相信戴着角冠的动物具有促使生物丰育的巫术力量,所以角冠与鹿角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就成了举行祈求丰育仪式用的“法器”,或者说是佩在身上保佑多子多福的“灵器”。此外,在古人心目中,鹿角还具有避邪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玉器的雕琢上,在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的墓葬中出土的镇墓兽中也大都以鹿角作为冠饰,如楚国墓葬的出土器物中,有的禽鸟头上和身上也饰有鹿角,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鹿角立鹤,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虎座立凤以及金沙遗址中大量的鹿角的堆积,都是有意识地作为祭祀物或是驱邪避祸、祈求福运的灵物。可见,夸大琢制玉鹿的鹿角是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
一直以来,鹿的体形优美、奔跑速度快、神态轻逸、性情温顺,人们认为它是美丽、长寿、丰育、吉祥的象征。这在历代的文献资料中可见一斑: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句子,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这表现的是君王宴请群臣时的一种和谐愉悦的场景,后世也就有了“鹿鸣宴”的流行;《说文解字》中还说“鹿行扬土也”,充分反映了狩猎时代我们的先民为了生存,常常追捕野兽,成群结队的鹿在原野上拼命奔跑时的情境;《汉书·蒯通传》中“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张晏注“鹿喻帝位”,也就是说“鹿”作“禄”来解释;古籍《符瑞志》中记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还有“老子乘白鹿”的记述,古人想象中的神异瑞兽麒麟就是从鹿演变来的,在后世位居“四灵”之首,有时还称为“天鹿”或“天禄”,可见,鹿的确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关于鹿的神话传说也可以说是流传最多的,人们欣赏鹿、喜欢鹿、崇拜鹿,所以人们把鹿刻在甲骨上、画在旗子上、铸在铜器上、刻在画像砖上、写进书里、编进故事里,在那个嗜玉成风的商周时期,人们又把这些富有灵气的鹿雕琢成玉,把玩在手中,佩戴在身上,并陪葬自己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处处体现了人与鹿、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