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3-04-29 00:14班廷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口头课文内容课文

班廷松

说话能力是人们必备的一种语文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说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标对“说话”也作了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说话训练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训练形式。

一、问答

问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精心设计提问,有针对性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不能搞形式,摆花架子,为问而问,而要注重实效,目的是解决难题,突破重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注意讲评,讲评的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正误,表达技巧是否得当,回答问题的姿态是否得体等,通过课堂上的问答,学生能尽快提高说话的技能。

二、朗读与背诵

朗读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不同的句式和各种修辞方法的相关知识及运用,为提高说话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朗读训练可以通过早读和晚读来进行,朗读前教师要规定朗读的内容并提出要求,以便学生心中有底,比如让学生朗读每篇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或者每篇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每篇课文中有丰富内涵的内容,在朗读时要注意教会学生朗读的要领、方法,朗读后要及时进行评价,特别要注意纠正读错的字词。其实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朗读训练的绝佳材料。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课文既能掌握课文内容,深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主要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而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通过熟记大量的语言材料,如其中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方法等,可以形成精炼、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课本上选编的课文,不少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行文流畅、语句准确、优美、规范。学生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熟读、背诵精词妙语、佳段名篇,脑海中自然就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这对提高语言能力大有裨益,避免了在语言表达时思路闭塞、词语贫乏的现象。

三、复述

复述就是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复述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丰富的词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复述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复述的方法,如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或者结合课文的结构特点等。复述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复述得是否完整,是否按课文的思路,语言是否流畅,读音是否清楚,语调是否符合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等等。复述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示学生选用不同的复述方法,是详细的还是简单的或者是创造性的。在复述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讨论

利用阅读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说话训练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训练涉及面广,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人人都能得到锻炼。讨论时学生应积极发言,发言应紧扣问题,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讨论中还可以针对别人的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注意给予适当的肯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轻易用“是非”二字下定论,让更多的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作文课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口头作文课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所出的题目得让学生有话说,所以口头作文题目不能太抽象,内容不能太空泛,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说话要有中心,要有条理性,要通顺,首尾要完整,还应说出自己的感想等。为了使口头作文课更顺利地进行,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顺思路,并写成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来表达。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严密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书面作文的写作。

总之,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保证练说这项活动的常态化,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定然会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口头课文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背课文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