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荣英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采取的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教学已经丧失了创新的勇气。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每个学生因为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的差异,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宽松和谐、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营造宽松的氛围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平等施教,融洽师生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这样的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中学,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往往不满足于老师说的、书上写的,而是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表现产生误解,就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
例如在教到“民风民俗”单元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老师,听说三江人很爱喝‘牛憋汤,是吗?你爱喝吗?”话一落音,全班哄笑起来,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认为挨骂是无疑的了。这时,我环视了学生们一遍后对着他说:“是呀,老师也很爱喝的。不过它有个雅名,叫‘百草汤,不但清热解毒,而且还很养胃。”然后我又详述了百草汤的取料及制作过程,并肯定了这位同学有探求的欲望,以及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反之,面对学生的好奇,教师如持反感态度,训斥学生,就会使课堂气氛紧张,僵持,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还可能给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其实,如果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问题,公平地对待学生,不因学生成绩的优劣而厚此薄彼,一定能使师生感情融洽起来。师生情感融洽了,课堂教学气氛就会愉悦轻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也就提高了。
二、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快乐情绪并不总是由求知需要的满足来激发的,还可通过成功需要的满足来引发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对古诗词积累的教学中,不少老师的做法是,默写错一个字,罚抄几遍甚至几十遍。学生情绪抵触而又不得不为之,他们在枯燥乏味的情绪体验中接受强化训练,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比如分学习小组,默写结束后,各小组交换找错别字,错得少的一组就是胜方。这样,学生在“找”与“被找”的过程中就会获得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效果就会加强。
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如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我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同时,还让他们自由组合,自选情节做表演准备。课上完后,学生们都跃跃欲试。经过推选,有两组上台表演,一组表演“皇帝看新装”,一组表演“皇帝穿新装游行”。在他们的用心演绎下,皇帝的丑陋、愚蠢表露无遗,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逗翻了全班同学。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充满快乐而富于兴趣,全身心投入热情地进行学习时,整个语文课堂就会洋溢着宽松、民主的氛围。
三、营造宽松、民主课堂氛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育里,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师更要改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宽容的心以外,还必须做到博览群书,扩展知识视野,活跃自己的教学思维,以备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在教学观念上,要一改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做法,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开口,由在课堂上“记笔记”向“问问题”转变。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就提出了,面对两座大山,把家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不是更便捷吗?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去移山呢?我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大家情绪高涨,各抒己见。这样,不但调动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下子学生们都被引入了沉思。接着一些学生好像清醒过来似的说:“孔乙己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绰号。”又有一个学生补充说:“孔乙己这个绰号是从描红本上的‘孔乙己上大人中截取下来的。”就在这时老师满意地点头并饱含深情地说:“是呀!可见孔乙己是一个在社会上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的多余而可悲可怜的人呀!”就这样,学生关注、同情孔乙己命运的感情被激发了,为教师讲析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样的课堂提问,给了学生知识,更调动、激发了学生的“情”。因此,美的提问不仅给了学生知识,还给了学生思维的钥匙,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以美的朗读,展现美的情趣,增强美的熏陶感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故在教学中,执教者必须对文章先悟其情,心领其旨,先发其声,给学生以先声夺人,这样学生才能因模仿而得其义,因细读而知其境。在教材中不乏美读指导的文章。如《鼎湖山听泉》中对泉水声的描述:“……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抑忽扬,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留恋花间……”作者这样短语长句的相间安排,使短句节奏明快,长句预留舒缓,颂之慢若潺潺的小溪,快似湍湍急流,它们形象、准确地将“泉水”的特点尽显绘出,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教学中,我通过配乐朗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学会用有声语言来展示美、表达美。加之美读指导时教师美的情感、美的语调、美的语气、美的音质、美的神态表情肢体动作的影响,学生自会产生“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却地步入美读的殿堂,细细揣摩,慢慢品悟,美的感觉油然而生。
四、以美的讲析,加深学生理解“美”,并引起共鸣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深谙“讲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讲析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的道理,因此,在读文教学的讲析中要倾注满腔的热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本的课文更是如此,为此,我们上语文课进行讲析时一定要做到尽可能的“情感投入”。
在这一点上,于漪老师做得很出色。如在教《荔枝蜜》一文中体现主旨的关键段时,于漪老师紧紧抓住“颤”这一关键词问学生:“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颤”?颤了以后,流露笔端的是怎样的思想和情感?这就使学生的感情激起了浪花。“颤”是外力形成的抖动,作者听了介绍,情不自禁地“颤”,是对工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领悟,紧接着他发自肺腑地赞叹道:“多可爱的小生灵!”再溶情于理,进行了议论和抒情,把倾注于蜜蜂的深情都表达了出来。于漪老师就是这样抓住、推敲关键词句,精当深入地进行点拨、讲析,把文章中的“闪耀思想火花”之处挑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这是何等美的讲析啊!
五、以美的收讲,照应开头,深化讲析,激发学生学习余兴,不断探求新知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时常只重视设计开讲,却忽略了课堂的结尾,这往往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益。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便是结尾的神圣使命。作为教师,如果你能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匠心独运,巧妙结尾,定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比如在讲解《明天不封阳台》时,我是这样结尾的:
师:课讲完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你们有什么启发?生1:破坏大自然,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生2:要爱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就等于爱护自己。……师:正如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关系,人类只有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大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家园。如果我们对环境肆意破坏,比如乱倒垃圾、随意毁坏树苗等等,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改善和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这样结尾,紧扣教材内容,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又感悟到要自觉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教师应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真谛与内涵,关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真正提升。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就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它是借助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就缺少了灵性,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她本身所独具的魅力。因此,要让语文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更爱学语文,就必须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把深情挥洒在课堂上。
参考文献
[1]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魏书生,张彬福,张鹏举.中学语文教改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济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