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什么是名句呢?就是那些被广为传颂意蕴丰富的句子。可以是唐诗宋词中耳熟能详的,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还可以是诸子百家文集上的名句名篇。如果能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古诗词名句,巧妙运用引用在作文中,那么,它们定会如同一颗颗珍珠,在文章中熠熠生辉,夺人眼球,也会使文章灵动飞扬,富有韵味,散发无穷的魅力。
一、引作标题——亮出文采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文题曾作过诸多的比喻与诠释,如“明眸善睐第一瞥”、“文题善,佳作成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娇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情;犹如浩瀚之海,让人浮想联翩。拟出一个亮丽的题目,无异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
近几年来,中、高考的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但是在实际写作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那较为紧张的气氛中,更觉得难以拟出一个让人满意的题目来。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既让阅卷老师看了眼前为之一亮,又使读者心动神凝的亮丽题目呢?纵观考场上的优秀作文,引用名句是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名句往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深邃隽永,典雅别致,可在大标题或小标题中引用。几乎每年中考,都有很多考生直接借用名句来做标题。如:以“读书”为话题的,可拟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有源头活水来》、《“破万卷”与“如有神”》、《读书百遍与其义自见》;有些学生还能进一步化用名句,更是神来之笔,魅力无穷,如《怎一个“情”字了得》(2003年的满分作文,就是化用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又如做标题的《莫把情云遮望眼》、《成功诚可贵,学业价更高》、《梦里花落知多少》、《国在山河破》……用此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并富有哲理,定能赢得阅卷老师的好评。河南一考生《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篇文章能够得满分,就在于它有创新,它打破常规思路,从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来构思,最亮眼的是巧用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凝结点来构思,全文把自己当作一棵梅花树,又恰当地表现出梅花飘香的背后是严寒的冬天这个要旨,写人们比较熟悉的“卧薪尝胆”故事,把自己的心理和勾践的行动巧妙结合在一起自然合理,不仅主旨鲜明,而且也使材料显得集中、紧凑。
用在小标题的也令人耳目一新,如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描写三年初中生活的趣味,作者巧妙地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的诗句列为六个标题来各写了六件事,使得文章摇曳多姿,富有生趣:(一)常记溪亭日暮(二)沉醉不知归路(三)兴尽晚回舟(四)误入藕花深处(五)争渡?争渡!(六)惊起一滩鸥鹭。
南平市满分作文《为自己鼓劲》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二)似曾相识燕归来?(三)小园香径独徘徊。引用了三句词作为小标题,使文章散发出典雅的气息。第一个小标题暗喻父母的离婚已成定局,“我”无力挽回,“面对过去,我虽无可奈何,但花毕竟已落去。面对未来,我要更上一层楼,要为自己鼓劲,相信单亲家庭也可以很幸福”。第二个小标题暗示母子生活的艰辛,在艰辛的生活中“我”找回了“那似曾相识的幸福”,坚信“前方的生活才会幸福”。第三个小标题象征“我一个人漫步在考试的香径中”,“为自己打气,为自己加油”。三个小标题在我们面前徐徐地勾勒了三幅生活图景,题与文相映,情与境呼应,读之如品一杯生活之茶,令人回味无穷。
如此,作文的题目靓丽不俗,使文章神韵亮出。
二、引作题记——导引全篇
题记犹如文眼,透过它,可让人窥见文章的灵魂所在,所以题记应该简洁而深刻,并且不落俗套。浩瀚如海的名句饱含哲理,用得恰到好处,会使文章如虎添翼,神采飞扬。
如写亲情的话题的文章,可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题记;如写执著的话题,可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做题记;如写读书的话题,可用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优秀作文《我的收藏》的题记是:“谁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丽的事物是不会遗失的——只要懂得收藏。”在陕西一考生的《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中,题记是:“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日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在广东的一考生的《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中,题记是:“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这些题记都用到了诗句,犹如妙笔生花,令人啧啧称奇。
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化用诗句作为题记,都能使文章的意蕴不凡,文采飞扬。
三、引作开头——先声夺人
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下面几个语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优秀作文《犹忆书香》)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优秀作文《幸福是什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2008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忧伤,寻不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2008年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以上所列的都是文章的开头,它们都引用了诗词好句,极富神韵美感,为文章营造了很美的意境,给读者诗情画意般的享受,还能提纲挈领。这样脱俗的表达能力,令人不得不赞叹小作者的语文功底的厉害。
四、引在中间——彰显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总会强调学生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即有一个亮眼的开头,引人入胜,有一个具体的过程,充实可感,有一个有力的结尾,简洁含蓄。那么,怎样的表达更能体现“猪肚”的厚重呢?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诗词名句的恰当引用,就是一个办法。
如可以名句作为过渡,使上下文一气呵成,2010年齐齐哈尔中考满分作文《扬起风帆,勇往直前》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作为过渡句引出居里夫人、爱迪生、司马迁、李时珍在逆境中能用毅力克服万难,终有所成就的事例。优秀作文《我最好的朋友》抒写的是书对作者成长的影响,文章中间用三句名诗引领了三个小片段:在“晴空一鹤排云上”的九月里,我们厮守;孩童时……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六月里,我们相约;上初中……在“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三月里,我们携手。最后以“浅浅的碧草生长着,青青的荷叶屹立着,晴朗的天空中野鹤引着诗情冲向碧霄”收束,上下辉映,相得益彰,意境优美。
名句也可以用在行文的表达中,如常州市中考优秀作文《告别——是一种胆魄》的其中两段,为了说理更透彻,里面列举陶渊明和鲁迅告别的故事,还不失时机地引用了两人各自的名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仅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人物的高贵形象也跃然纸上,而且也自然地导出结论:告别是一种胆魄。从中足见作者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也很丰富。
还有2006年临安市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揭示成功》里的几段话:
成功要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理想就等于失去了成功的条件与机会,就预示着告别了成功。
成功需要自信。如果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哪有一代“诗仙”李白。如果没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自信,哪有一代文豪苏轼。如果没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哪有一代伟人毛泽东。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才会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
成功需要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哪有秦始皇一扫六合,虎视群雄的霸业。如果没有勇气,哪有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诘问,如果没有勇气,哪有荆轲不弑秦王誓不归的豪言。如果没有勇气,哪有鲁迅在黑暗彷徨中的《呐喊》。成功需要勇气,勇气是力量的源泉,充实了力量,成功握在我们手中。
作者在这里所论述到的成功的三个分论点,都分别运用了名人名言,有力的论证了成功的内涵,语言豪迈而有气势,读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具有震撼力。
可见,行文中运用诗歌名句,既能使表达生动传神,更富显文章或柔情万种或豪气冲天之境,别致不俗。
五、引在结尾——回味无穷
文章结尾的方法很多,而其中引用诗歌好句收束文章,不仅使文章锦上添花,意蕴非凡,更有余香袅袅,令人回味无穷的趣味。如优秀作文《从天空想到的》结尾:“‘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又如一篇题为《花样年华》的文章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结尾:“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干将发硎,有作光芒。我就是那红日,我就是那大河,我就是那宝剑!这,就是我的花样年华!”这些充满诗意又不失号召力的句子,使读者掩卷而思,遐想不已。
当然,要能引用名句,首先要有所积累。还有,不管是引用还是化用诗词名句,都一定要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千万不能为引用而引用。总之,善用名句在你的作文中,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立意高远,富有灵性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