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敏
从一节公开课做起
年8月,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组要召开研讨会,让我代表河南省上一节语文课。
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喜,随即又有些担忧。喜的是像我这样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能有机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交流,这可是一个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大好机会;忧的是作为校长,怎么比得过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如果外出讲课不成功,学校的老师们会怎么看我。在犹疑中,我向郑州师范学院在我校进行课题调研的专家请教该怎么办。张家胜教授说:“作为校长,你自己更应该明白你要通过上这一节课,充分发挥自己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这样,我决定上这节课。
在向郑州师范学院的专家和全校的老师们汇报《纪昌学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老师们毫不客气地对我的设计进行了质疑:你心中是否真正有学生?你对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否符合学情?你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情境、活动、评价语是否科学并具有激励性和针对性?老师们犀利的语言使我萌生了退却的想法,不过很快,我告诉自己:必须尽全力去上这一节课。在研讨会上,我执教的这节课获得了全国第八名,但我觉得真正的收获在于: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生命活力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的。在课堂上,我更能享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奖之后写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一系列后续工作更让我明白了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核心。我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学校的活力之源在于教师,学校管理的创新可以带动教师焕发活力。
学校管理创新务实
公开课后,同事们都说我变了,而我的变化首先带动了我校的领导。校级领导的管理由纸上谈兵转为亲自实践、专业引领,分享理论学习成果和参加教研及授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策划参与了不同的活动来强化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读书沙龙”“朗读培训”“书法培训”等活动应运而生。每位校级领导又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到了自己昔日的风采:支部书记朱进廷拿着教科书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普罗米修斯》;抓教学的副校长谷秀琴在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一起研究“比和比例”;负责德育的副校长聂志莲也不甘示弱,身为名师的她开始为送课下乡做准备。现在你走进我们荥阳市第三小学,在办公室,随处可见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起搞教研的身影;在教室,你随时可以看到学校领导品课的情景;在活动场地,你可以看到领导和孩子们在一起运动。
管理层由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学校制定新学期的计划,需要从校领导到主管科室,再到全校教职员工广泛征求意见才能定稿。我们的德育活动,学校只给框架,各班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自己决定,这样由于自由空间的加大,孩子们的个性就会更加凸显。一点一滴中,我校的孩子们慢慢地在用自己设计的活动来诠释“学会、会学、乐学”的学风。
教学研究焕发活力
随着学校管理的变化,老师们的转变让我喜出望外。以往的教研活动,从组织人员,到确立活动主题,再到活动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让组织者头疼。而现在,每次教研活动仿佛成了全校老师的盛会,特别是每周三郑州师范学院专家组来学校进行课例赏析时的场面最使人难忘。最近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大家还是争着去教导处报名让专家组听自己的课。崔丽红是大队辅导员,要负责孩子们的大队委竞选,但她抢着要做《白杨》这一课。在总务处做行政管理的赵红霞老师更是直接找我要求了好几次:“校长,总务处的工作我可以在双休日和晚上加班干。但我真想让专家团看看我们班的孩子是怎样学习的,我连课都选好了,您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行不行?”每周三的教研结束后,老师们都意犹未尽。郑州师范学院的张家胜教授不止一次地说:“荥阳市第三小学的老师在教研时问题针对性真强,有理有据,直言不讳,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的教师团队。”
现在,你走进荥阳市第三小学,就会被“自主互助”的校园文化所感染,师生管理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自主互助”已是蔚然成风。
每一位校长,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未雨绸缪,这时你不妨静下心来,拿起教科书让老师来观摩我们的课,亲自实践自己策划的活动。在引领的过程中,师生会因成长在这样的氛围中而愉悦,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更强,学校会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