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蔚
三门峡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87年,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40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教育专家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省教学名师2人。优秀的教师团队,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名列前茅,成为三门峡市小学界的领头雁。以我之见,学校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建章立制,提供保障
我校历来对校本教研工作高度重视,为做好校本教研的相关工作,专门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抓业务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校本教研活动被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学校还建构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级校本教研网络,要求自上而下全员参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工作管理条例及校本教研奖惩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等一系列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督促并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为校本教研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培训学习,奠定基础
一方面,学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零距离感受名师大家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习归来,则通过汇报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向其他教师进行二次传递,在分享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到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平时,学校总是千方百计地承办各类大型教研活动,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学习提高的良机。与此同时,我们注重挖掘内在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校内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校为本,把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结合起来,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学校注意激发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为教师选购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使教师从中汲取营养,学以致用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培训学习,使广大教师因此储备了足够的底气与能量,为进行校本教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活动,落到实处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机构,是一个个实施校本教研的“细胞”。多年来,我校以教研组为主构成学习共同体,在同伴互助中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单元说课”,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学期初,各教研组统一安排,确定好说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进行单元说课时,教研组老师集体分析研究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及教学策略等,集思广益,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讨论清楚,求得解决。“单元说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群体的集体智慧,真正做到了在同伴互助中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优化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扎实搞好教研组活动外,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例与反思交流、教师现场论文写作比赛、教师沙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在不断的历练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带动,纵深推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然而,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普遍有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下手。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引导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例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言不积极的原因研究”“作文评讲课怎样更有实效”“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最为真实的问题,这样的小课题研究真正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通过小课题研究,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改善了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学水平。
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于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式发展。
(责 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