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刚 王剑 孔晓
[摘要]目的:探讨面横裂功能性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10例单侧面横裂患者行患侧口角口轮匝肌环形重建及口角周围肌肉结构重建;口角红唇瓣返折插入对侧;口角皮瓣交叉缝合,重建患侧口角功能。结果:10例患者经采用此方法修复后双侧口角对称、运动时协调、自然,颊部丰满。结论:面横裂患者经患侧口角皮肤、粘膜及肌肉的功能性修复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面横裂;功能性修复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55(2013)05-0525-02
面横裂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的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系胚胎发育时期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存在局部肌肉结构紊乱,若不能有效修复,则手术难获理想效果。自2002年以来,笔者共为10例面横裂患者重建口角肌肉的正常解剖结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个患者,年龄自1~20岁,平均5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左侧面横裂6例,右侧面横裂4例,均为单侧面横裂。4例伴有面颊部及耳前皮赘。10例裂隙均未及咬肌前缘。
1.2手术方法
1.2.1麻醉方法:一例20岁女性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其余均为7岁以下患儿,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1.2.2手术设计:先确定双侧唇峰位置,上唇以健侧口角至唇峰的距离为参照确定患侧口角位置,下唇口角位置与上唇相对应;在口角外侧红唇区设计蒂在口角的红唇三角瓣,并于对侧口角内红唇区设计对应切口线;口角外侧缘皮肤上下对应部位设计“Z”形皮瓣,该皮瓣设计时应考虑到交叉后皮瓣间切口线应与鼻唇沟走向及口角动态皱纹一致。
1.2.3手术步骤:自设计的口角向外,沿红唇与皮肤交界处切开直达口裂外侧缘,深度达肌膜表面,肌膜表面分离上下端皮肤及红唇粘膜。自一侧口角向外沿红唇粘膜交界处切开,形成红唇三角瓣。于上下方向对应侧口角向外侧切除多余红唇组织,并自皮肤缘向内侧红唇内斜行切开。修剪红唇三角瓣返折并插入对侧红唇切口处,形成口角。分离出口裂上下端的口轮匝肌、颊肌,裂口上端的颧大肌止点,裂口下端的降口角肌止点。首先,可吸收线缝合口内粘膜。口轮匝肌于口角处交叉缝合,重建口周口轮匝肌环;裂口上下两侧的颊肌对位缝合;颧大肌、降口角肌止点与口轮匝肌口角处缝合,重建正常口角肌肉解剖层次及结构。口角返折的红唇三角瓣与周围红唇黏膜缘缝合。于口角外侧缘皮肤上下端沿设计的“Z”形皮瓣线切开,皮瓣交叉缝合。
2 结果
10例面横裂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患侧口角过度自然;双侧口角对称,运动协调;双侧颊部丰满。修复效果满意(见图1、2)。
3 讨论
3.1 面横裂在颅面裂 Tessier分类中属相对常见的VII号颅面裂。据报道[1]新生儿此类畸形的发生率在1/ 5642~1/ 3000,男性比女性多见,少数可累及双侧, 散在发病,其病因为来源于第一和第二鳃弓的骨骼、软组织和神经肌肉结构的胚胎发育缺陷。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微的可仅出现耳前皮赘,严重的则出现受累侧巨口畸形且横穿颊部到耳廓全层裂开,外耳可发育不全或缺如。此外,还可波及中耳、上颌骨、颧骨、颞骨以及下颌骨的髁状突。大部分的患者裂隙止于咬肌前缘[2-3]。本组10例患者裂隙均未及咬肌前缘。
3.2 面横裂的治疗主要为手术修复。对面横裂软组织的修复宜早进行,一般在出生后2~4月解剖结构易于辨认时进行[3-4]。年龄太大,则影响颌面部发育,加重功能障碍,且影响患儿心理发育。早期的手术方法是直接缝合法,未对口轮匝肌行特殊处理,仅是将口轮匝肌及黏膜皮肤对位缝合,上下唇运动时不能完全协调一致,双侧口角不对称,不自然;口角外侧皮肤直接缝合形成直线瘢痕,瘢痕挛缩容易牵拉口角变形;口角处红唇直接缝合,局部过渡不光滑,局部伤口容易浸泡、感染、糜烂,影响手术效果,且张口时局部张力大,口角容易裂开。近年来对面横裂的修复更注重于功能性修复[2-5],口角一侧的唇红瓣返折插入对侧,使返折处光滑,自然,张口时尤为明显,而且避免了口角异物的残留引发的炎症和糜烂;口角外侧裂开皮肤上下端设计“Z”形皮瓣,皮瓣交叉缝合改变口角外侧直线瘢痕,从而避免了口角直线瘢痕的挛缩变形及凹陷畸形;功能性修复面横裂的关键是口轮匝肌的重建,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面横裂患者口轮匝肌在口角错位愈合,术中将口角处口轮匝肌自上下唇粘连的肌肉上分离下来,交叉缝合,重建口角环形口轮匝肌结构,使口角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3.3 口角肌肉的精细分工是口角协调运动的基础。面横裂患者裂开口角的肌肉走形紊乱,只有对其进行准确解剖复位才能恢复口裂处良好外形。笔者在术中对因口角裂开而结构紊乱或裂开的口周肌肉进行精确分离,并重建各肌肉在口角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局部运动协调、自然。另外,设计口角外缘“Z”形皮瓣时使交叉后的皮瓣间缝合线位于鼻唇沟及口角动态皮肤皱褶走向上,既可减轻局部瘢痕,又使局部更协调,自然(见图1、2)。
[参考文献]
[1]邢新,欧阳天祥,周剑虹,等. 33例颅面裂 Tessier 分类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 ,22(4):262-265.
[2]曾永红,王晓波,陆伟,等.面横裂功能性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88-1389.
[3]费伟,尹明平,李铮,等.肌功能性重建在面横裂整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 18(3) :197-199.
[4]宋志勇,李小林,陈明芳.面横裂的修复体会[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89-91.
[5]沈德武,万延俊,张红闯,等.面横裂的功能性整复[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8(4):213-214.
[收稿日期]2012-12-26 [修回日期]2013-03-12
编辑/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