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车工工艺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传统教学弊端的必要,着重就《车工工艺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较深刻的论述。
关键词: 《车工工艺学》;教学;问题;对策
《车工工艺学》是中职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工实践操作训练,关系到车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其将来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企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的技能人才,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新理念,改革传统教学的种钟弊端,创造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举措,以适应世纪对教学的要求。可是,目前中职《车工工艺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率低效或无效。那么,传统的《车工工艺学》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对中职《车工工艺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车工工艺学》作为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泛、内涵丰富及覆盖面广等特点,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增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面对如此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我们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师是如何在开展教学的呢,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教学缺乏针对性
缺乏针对性是指我们某些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开展有效教学。调查发现,不少机械专业的教师在没有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如果不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很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明确中职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生,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思想品德也较低。有一部份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小学生程度,甚至连小学生还不如。她们的认识是形象思维为主,车工工艺学中比较抽象的理想的模型对他们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认识上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学习上困难重重。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可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不明不白,甚至一窍不通。有的教师往往以自己之心去度学生之心,结果事与愿违,常常埋怨学生笨,榆木脑袋不开窍。须知学生初学时对于《车工工艺学》的一些新概念、新理论、新原理一时难以理解,或者理解错误。这其实是较平常的事,可有的教师却以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
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对于《车工工艺学》中的有关计算、平面、运动等知识无法立即充分理解,学起来的确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学不好。再加上中职生本来就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此时如果教师再批评他们、讽刺他们、或者挖苦他们。那么,他们将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消极情绪,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课前应肯花时间和精力,去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其思想、学习、愿望与要求,为自己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奠定基础。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教学缺乏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是调查发现,中职机械专业的部分教师却没有反思的习惯。他们课上完一走了之,什么找学生谈话、辅导、耐心教育等等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作业做不来、错误在那里、或者是抄来应付的等都不知道,也不及时纠正、及时指导、及时教育。那么,《车工工艺学》教师应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自己的教学呢?
简单地说,就是反思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即成功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鸣的做法;师生课堂上精彩的对答等;课堂预设和生成冲突时的精彩应对;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等。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具有不断改进完善之功效。二是反思自己教学之失,即不足之处。如问题设置是否有梯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问题情境创设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是否流于形式;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三是反思学生的问题与建议。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建议,须引起自己的注意。哪些问题是个别还是普遍的,哪些问题是有创建的。教师都应及时记下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
二、中职《车工工艺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针对中职《车工工艺学》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改革教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传统《车工工艺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改革教法,激发兴趣,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车工工艺学》课程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从改革传统教法上下功夫。如采取“直观教学法”“多媒体形象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自制或合制教学用具激发兴趣。如对于教材上复杂的图形、枯燥的文字,学生很难想出它们的结构形状,分析其性能、特点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自制或与学生合制的教具,如挂图、实物、模型以及模拟装置。譬如在学习车刀角度时,可指导学生用发泡塑料切割出90°、45°车刀;在切割过程中,对各个刀面的位置、角度大小及测量基准面等有了较形象的认识。尤其是前刀面及主切削刃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经过动手制作可较容易地把这几种变化的车刀制作出来。再用主、副正交平面分别切割车刀得到断面图形,展示出车刀的前角、主后角、副后角等。学生都比较认真,合作的也比较好。通过制作、展示、互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以调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际上师生制作教学用具的过程就是共同学习的过程。
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视觉效果好等特点。教学中有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图形等除了靠实物、自制教学用具、挂图等外还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一是形象、二是图像清晰、三是视觉效果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达到其它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理实一体,拉近距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调查发现,多数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与实习是分离的,即理论教学在课堂,实践教学在实习室。如果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放在同一个地方,一面是理论学习接着就是实践练习,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交替进行。一是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二是可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车工工艺学》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拉近了学生与实习场地的距离,也拉近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距离。但这种方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应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即应是“双师型”的教师。否则此法无法实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及时总结,及时纠正;让学生在实习操作中亲身体验、思考,寻求答案。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多例举一些现场中应用的实例,这样才能更好地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与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车工工艺学》教学须针对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化教法,并不断反思、完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秀萍.《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技能刍议[J].科学时代,2013年5月.
[2]刘艺军.学生学习《车工工艺学》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