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没有憧憬

2013-04-29 00:44傅佩荣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3年5期
关键词:五子登科易经灵性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

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一一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我搭飞机从美国回台北,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乘客。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后来3个孩子还全部在美国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国的子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呢?他的英文不灵光,以致成了瞎子、聋子、哑子;他又不会开车,简直是个跛子;然后呢?他承认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十足是个傻子。“瞎子、聋子、哑子、跛子、傻子”也算是“五子登科”,实在反讽之至。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呢?是得到了我所要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得到我所要的”也算是悲剧呢?这不是“心想事成”吗?非也。因为许多人达成自己奋斗的目标之后,才发现搞错了,原来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自己为这个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太高,根本得不偿失。

为了降低后悔的概率,更为了珍惜未来的时光,我们所能采取的策略是: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人生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的生命有“身体、心智、灵性”三个层次。面对身体、心智与灵性,我的建议是:身体是必要的,心智是需要的,灵性是重要的。以身体而言,从身体健康延伸出去,包括一切有形可见、可予量化的成就,如“银子、车子、房子”,以及社会形象,这些都属于必要的层次。如果我们把全副精力都投入这个层次,到了中年就会尝到“重复而乏味”的苦果。

再以心智而言,它的潜能包括“知、情、意”三方面。这三方面需要一直开发,否则难以化解“重复而乏味”的压力。在求知方面,每天学一点新东西,是保持心态年轻的好办法;在情感方面,目标是自得其乐与历久弥新;在意志方面,则能提升自主性与自由度,效法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至于灵性层次,则是“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心智层次最易达成共识的,自然是“求知”方面了。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现代人的学习规划,最好是“30岁以前学习儒家,40岁以后学习道家,50岁以后学习《易经》”。

儒家思想的要旨在于“真诚”两字。人只要真诚,就会觉察内心有一股力量,要求自己与别人之间建立适当的关系。在判断关系是否适当时,所考虑的3项要素是:我的内心感受是否真诚,对方的期许是否沟通及了解,社会规范是否遵守。这3项要素使我们知道如何“择善”,然后由此努力朝着“至善”前进。

即使儒家的处世态度,也无法保证实现,因此人到40岁以后就应该学习道家。道家的要旨在于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包括自己的遭遇。而所谓的“道”即是整体。在整体之中,得失成败可以消解于无形;在整体之中,很容易孕育一种审美的眼光。因此,学了道家之后,可以“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享受与道同游的乐趣。至于50岁以后,不妨学习《易经》。《易经》是“依天道以应人道”,要我们明白自己的时势处境与特定位置,对于吉凶祸福可以了然于心,进而在理解了变化的原则与规律之后,可以顺势而行,趋吉避凶,并且致力于修养德行,由改变自己的心性而改变既定的命运。

人生不能没有憧憬,学习的过程并不容易,面对这样的挑战,也会带来一些憧憬,而这绝不是有形的成就可以提供的。

傅佩荣先生曾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专业知识水准也决定了他思考的深度。可能你会觉得,人家是哲学博士,思考和说理是他的看门功夫,我们怎么能去和他相比呢?不要忘记,越是这样的专业级选手,越是值得我们揣摩和学习的对象。傅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并不算深,中学生完全能读懂。我们且来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素材的。飞机上偶遇的乘客是生活素材,最贴近读者,所以放在开头作为引入。王尔德的名言提出了一种悖论,很能引发思考,中心词“想要”“得到”也恰与作者的主旨“憧憬”相合,所以用作过渡。而其后的素材与说理则紧紧围绕“儒家”与“道家”而展开,进一步阐明“求知”的重要。而开头提出的“五子登科”中,没有一个是涉及了学习的。这种方法,是在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对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筛选。为什么我们也能看懂?就是因为筛选过之后,提炼出来的道理都是深入浅出的。所以我们在自主思考的时候,如果能对已经掌握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挑拣,择其要点,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说理,便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思考自然也就会比较深沉了。

猜你喜欢
五子登科易经灵性
《易经·序卦》探微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五子登科”让人大宣传锦上添花
五子登科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易经》里的《天演论》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五子登科”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