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文化英译

2013-04-29 10:03张莉安蕾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译红楼梦文化

张莉 安蕾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一部社会生活大百科全书,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红楼梦》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大窗口。本文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视角,以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两人翻译的《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解读其中相关文化特色、相关语汇的翻译,试以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文化 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翻译是指在文学领域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过程,是两种文化交流的工具,主要是为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进步。梁启超曾说过,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的一部“只立千古”的文化小说,它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医学、数学、服饰、家居、饮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自问世以来,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几十种译本。就英语译本就有九种,目前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主要有两种:一是著名美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闵福德(John Minford)翁婿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1977年);二是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楼梦》,1978年)。

霍克斯和杨宪益这两个英译本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也是红学研究中的两朵奇葩。海内外译学界、比较文学界、外语学界针对这两个译本的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对霍译本的研究到对杨译本的研究,研究者多借助中西方各种翻译理论,对两个或多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包括诗词、对联、成语、俗语、宗教词汇、文史典故、人物服饰、人名等文化因素的翻译,可以说这些年来,研究者对于《红楼梦》文化因素翻译的阐释与分析逐渐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然而,在丰富研究成果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针对译本中的片段或个别语言点展开论述,缺乏对译作整体的把握;文本考量不足,生搬硬套西方翻译理论等。本文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的理论视角,以《红楼梦》霍译本和杨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民俗、茶以及诗词方面文化相关信息的处理。

二 《红楼梦》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策略

一般说来,比较常见的翻译策略有两种,即归化法和异化法。在1995年,由美国著名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一部翻译史》正式提出,“异化”主张译文要尽量体现原语文化和原作者的表达习惯,在坚持文化客观真实的情况下,体现文化差异性,目的是通过反映不同民族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体验不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差异,这种策略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归化”主张译文尽量体现目的语文化,使用目的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译文来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彰显目的语文化价值观,让读者感觉是在阅读由自己民族语言创作的作品,这样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不仅场面气势恢宏,而且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炉火纯青。然而,要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把这样的传世佳作走出国门则意义非凡,难度当然也是可想而知的。正如德国学者弗朗茨·库恩所说的“(《红楼梦》翻译是)一座难以征服的高山——神秘而险要”。其翻译不仅是文字信息的转换,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包括古诗词、对联、习语、典故、俗语、称谓、宗教、饮食等。考虑到《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英语翻译须充分运用归化法和异化法的优点,以一种综合的方式把蕴含的文化信息有效传播出去,绝对不能以传统的方式为了追求“语言对等”而呈现出“蹩脚处”连篇的现象。

三 《红楼梦》文化信息英译案例分析

根据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因而关照文本翻译尤其是文化翻译,必须透彻了解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身份地位,而且要明白他们翻译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立场。杨宪益是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而且其一生亲历了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其翻译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因而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意识,其翻译在于推崇中国的文化经典;而霍克斯则是出生于西方接受西方基督文明熏陶的文化精英,而且属于近代具有霸权地位的英国社会圈子,尽管对深谙中国文化,但其内心具有的文化立场与文化意识还是会影响其翻译。杨宪益和霍克斯截然不同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势必会体现在他们各自的《红楼梦》英译版本中,前者多用异化翻译,后者多用归化策略,当然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下面就从二者版本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

关于民俗文化的翻译。民俗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的风俗习惯与精神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作为中国古代生活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红楼梦》自然包含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以小说中名目繁多的节庆民俗词汇为例,波澜壮阔地再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而霍克斯和杨宪益在民俗文化翻译上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在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荣国府过春节的情景:“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年末,挂春联、贴门神、油桃符等一系列活动是我国传统风俗,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春联也叫“对联”或者“春帖”,是在农历新年之时,人们将对联写在红纸上并贴在门上;“贴门神”是指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将守门护卫的神像(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神灵)贴于门上,用来趋利避害,保护家人平安吉祥财运旺,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等。“桃符”是旧时人们用桃木版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将二神的像画于纸上,贴于门首,也是在于祈福灭祸。霍克斯在翻译时并没有一味地采取归化策略,而是很好保留了中国传统新年的特色文化信息,如“贴门神”和“油桃符”,霍克斯都作了解释,强调“new door-gods had been pasted up on all the doors”和“the inscribed boards at the sides and over the tops of gateways had been repainted”,特别是补充说明了桃符的材质和所在的位置;关于“对联”的译文,“fresh ‘good luckslips”是用“the best calligraphy”写在“strips of scarlet paper”上的“auspicious couplets”,而杨译相对就简要得多,直接隐去了对习俗细节的解释和说明,而是转以“意译”,这样西语读者虽能理解其义,但却少了浓厚的中国年味儿。

关于茶文化的翻译。饮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茶”起源于神农,鲁周公时为人们所知,兴盛于唐宋。中国的茶文化凝聚了儒、释、道各派思想,自成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红楼梦》对茶有很多描写,作者将茶的文化融于小说中,向世人讲述着茶的历史、功能和情趣,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如《红楼梦》第五回中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看下面的译文:

杨译:“This tea grows in the Grotto of Emanating Fragrance on the Mountain of Expanding Spring,”Disenchantment told him.“Infused with the night dew from fairy flowers and spiritual leaves,its name is 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霍译:“The leaves are picked in the Paradise of the Full-blown Flower on the Mountain of Spring Awakening,”Disenchantment informed him.“It is infused in water collected from the dew that lies on fairy flowers and leaves.The name is‘Maidens Tears.”

从上面译文可以看出,提到“露水”,读者可能会想,夜里的露水可以用来煮茶?茶圣陆羽曾提到“名茶还须好水泡”。古人煮茶用水特别讲究,水要符合“清”、“轻”、“活”、“甘”、“冽”等标准。古人特别推崇用雪水煮茶,并被喻为雅趣。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煮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雪,而且这梅花雪是储存在青瓷罐里,然后掘地三尺埋下,夏天再取出来用。雪本是洁白无瑕的,加上梅花自苦寒来,有傲雪的风范,喝这样的水煮出来的茶定有一翻雅韵,让人无限神往。杨和霍两者虽都译成“dew”,特别是杨译采取了异化法,译出了“宿露”(night dew),能引起读者思考,到底中国人怎样烹茶?这样中国茶文化也就在无形之中传播出去了。

关于古典诗词的翻译。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内容,不仅形式对仗工整,而且言简意赅,又包涵诸多文化典故。与作者同时代的评论家脂砚斋曾说“雪芹撰此书亦有传诗之意”。《红楼梦》中前八十回就有多达142首诗词,这些诗词语言不仅简洁典雅,而且意境优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也给翻译增加了不少难度。例如,第三十四回《题帕三绝》之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霍译和杨译分别为:

霍译: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s tears:

Each salty trace of them fast disappears.

Only the speckled bamboo stems that grow

Outside the window still her tear-marks show.(1977:168)

杨译: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

Dim now the tear-stains of those bygone years;

A thousand bamboos grow before my window-

Is each dappled and stained with tears?(1994:680)

这是黛玉《题帕三绝》中的第三首。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霍译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信息方面都有所调整,而杨译则基本没作调整,在语言形式和文化信息的传递方面都运用得较好。诗中提到“湘江旧迹”,这里面有个典故,湖南湘江一带有一种斑竹,竹上有如血泪痕状的紫褐色斑点,相传是娥皇和女英(舜帝二妃)的泪水染成,所以又叫湘妃竹。黛玉所居潇湘馆因湘江得名,门前种了许多竹子,所以黛玉常以湘妃自况,别人也称她为潇湘妃子。霍译为“Naiads tears(希腊神话中水泉女神娜依阿德斯的眼泪)”,而且湘江旧迹“已模糊”译为“fast disappears(很快消失了)”,后面怎么又出现了“tear-marks show(泪斑现)”的译文?前后矛盾。杨译为“Dim now the tear-stains of those bygone years(旧日的泪痕现在模糊了)”,加上后面注释了“湘妃竹”的传说,杨译较好地传递出了其中的文化信息,而霍译只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希腊泉水女神的眼泪西方人能理解,很容易接受,而忽视了内容的准确性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四 结语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特的创作活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存在,文学翻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撼世大作,包涵丰富的文化元素,在翻译中很难把中国的古典文化绝对到位地传递。在倡导多元文化的今天,翻译者们应本着尊重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原则,积极推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这一原则下,中国典籍的翻译应当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策略,以便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注: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B11Y016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 刘士聪:《红楼梦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贾玉梅:《〈红楼梦〉翻译与民族文化传播》,《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 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ume 1).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7] Yang,Xianyi and Yang,Gladys.A Dream of Red Mansions(Volume 1 and 2).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

[8] Venuti,Lawrence.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作者简介:

张莉,女,1979—,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翻译,工作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安蕾,女,1981—,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翻译,工作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译红楼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