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近年来,电子琴由于它强大的功能性和兼容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它不但具有音色丰富、节奏多样、简单易学等显而易见的优点,还能模仿除了电子琴之外的钢琴、小提琴、长笛、小号、吉他、双簧管等诸多乐器的音色,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在电子琴演奏中,要想把电子琴的这些功能和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不但应当具备基本的技能、技巧训练,还与演奏者的音乐感受力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演奏者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那么可以充分调动他的学习热情,演奏出的音乐具有灵魂,甚至有时还能够弥补技术的不足。而演奏者自身的音乐感觉力不好,不但演奏音乐没有生命,而且长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不利于电子琴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美,从而喜欢上手风琴演奏。
对于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有些人天生就对音乐很敏感,能够感受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具有很好的音乐感受力;有些人较难把握乐曲的内涵,或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然而,对于音乐的感受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培养的。教师在电子琴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驰骋于音乐的海洋。
一、音乐感受力的含义
何谓音乐感受力?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在电子琴教学中,音乐的感受力的高低对于电子琴的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来界定它,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它。
第一层面音乐的感受力主要集中于基础的音乐节奏和节拍的把握和运用中,例如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在电子琴的演奏中,是否能够准确的把音乐的这些强弱的规律演奏出来,是否能够完整的理解音乐的节奏、节拍对于音乐表现的意义,不同的节拍能够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在演奏中是否能够基本把握乐曲的情绪。
第二层面的音乐感受力主要集中于对音乐旋律的把握和理解,相对于第一层面的感受力,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根据不同的作品做不同的处理。例如同样是连线,在有的作品中需要弹的很连贯、要一气呵成,而在有的作品中是为了区别于其它演奏方法。再如,旋律在上行和下行时有渐强或减弱的趋势,在电子琴演奏中能否能够感受到旋律的变化以及作曲家的情感,并准确地表现出旋律的细微差别,在情绪上做到起伏跌宕。
音乐感受力的第三个层面,也是它最高级的阶段,演奏者不但能够准确地感受到音乐所要转达的内在情感,而且能够通过电子琴这种载体,生动、富于表情地演奏出来,从而传达作曲家的情感世界,同时,还加入了演奏者的二度创作,使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展现和升华。这一阶段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教师在电子琴的教学中应当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切记不能拔苗助长。
二、电子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重要性
电子琴演奏需要学生首先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所感知和触动,并在心底形成强烈的表达欲望,通过电子琴这种表演形式表现出来,是表演者真挚情感的表达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只有富有感情的演奏才能使音乐充满生命力,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第一。音乐感受力是电子琴学习的基础
在电子琴教学中,一个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力,那么对于他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喜欢电子琴这个乐器,才能有更加深入的学习,而喜欢这个乐器首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感知力,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要想让学生对电子琴学习充满热情,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力,使学生能够真正从音乐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具备了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学生就愿意通过电子琴演奏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进而将自己带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久而久之,就能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对电子琴学习从起初的好奇到喜欢,随着学习的深入,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依赖感,有效的提高了电子琴学习的效率。
第二。音乐感受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得表达内心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具有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学生在电子琴学习中,可以通过电子琴的演奏不但能够体会到作曲家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且能够表达自己或喜悦、或伤感、或悲愤、或同情等不同的情绪,在这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中,学生在心里建立起了一种情感的归属感,可以说,这时电子琴就是学生内心感情的载体,就像是一个朋友时刻在倾听他的心声,而不同的是,这种沟通是通过音符表达出来的。同样,当我们听别人演奏时,也能够感受到演奏者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的沟通是不需要语言的,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正是这种情感表达才使音乐具有了生命力。所以,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是学生表达心理诉求的有效途径。
第三。良好的音乐感受力能有效提高电子琴的学习效率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毫无疑问,能够有效提高电子琴学习的效率,相反,不但学习效率低下,还会成为一种负担。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从教师身上汲取营养,看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缺陷,进一步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力。另外,只有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电子琴的演奏表达出来,并赋予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对于每一个表演者都是必须重视和提升的一种能力。那么,在电子琴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三、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方法与途径
教师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固然重要,但一切的技术是为了音乐表现服务的,技术是手段,而情感的表达才是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电子琴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着力于电子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赋予音乐的内涵。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可否认,一些人天生就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受力,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后天有目的、科学的训练而获得提高的。
1、多听音乐会、音响资料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基础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是首先需要通过耳朵的听来感知的,这是我们感知音乐的基础,因此,在不断的听赏中,学生才能够建立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力,在演奏中的细微变化,无论是快慢、强弱等基础的变化,还是激昂、冷静等情绪的改变,这种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把握不是一蹴而就,只有通过不断地锻炼、感知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内在情感。在电子琴演奏中,如果想把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融入电子琴的演奏中,那么,必须多听好的音乐作品、多看音乐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了对音乐良好的感受力,进而影响电子琴演奏,使自己的演奏更加完美、更加富有个性,把电子琴技巧和对音乐的自我感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生搬硬套、机械刻板的模仿。
2、完整再现乐譜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
在电子琴的学习和演奏中,是否能够完整地再现乐譜是衡量表演者音乐感受力的重要标准。当表演者能够准确无误地演奏乐曲中标明的速度、强弱、表情等各种记号时,那么我们可以说他对于音乐具有良好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能够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绪变化、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相反,当表演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和乐譜要表达的情绪相差甚远时,排除技术的因素,那么他在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就比较薄弱,因此,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再现乐譜。在电子琴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视唱乐譜,在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乐的基本情绪、速度、力度等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建立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这样,当学生再进行电子琴演奏时,就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内容,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3、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关键
音乐是抽象的、无形的,是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的想象的。想象力对于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就能够把感受到的音乐情感巧妙地运用到演奏中,使表演变得生动、有感染力。如果缺乏丰富的想象力,那么毫无疑问演奏的音乐是干涩的、缺乏生命力。在电子琴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让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演奏跳音时,可以联想到可爱的小兔子正在轻快的跳跃;当演奏琶音时,可以想象涓涓的小溪从远处缓缓而来;当演奏八度时,可以想象士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在演奏中,只有自己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受到感染,才能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感动听者,把音乐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只有这样,演奏的音乐才能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总之,在电子琴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才能使电子琴的学习充满乐趣。而学生音乐感受力不一定是与生具有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和方法得以培养的。对于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的方法,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为学生今后的电子琴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