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瑾
电子管风琴被形象的喻为“一个人的交响乐队”,这一乐器擅长表现包括巴洛克复调音乐、古典音乐、近现代音乐乃至新时代音乐等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目前国内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用电子管风琴演奏西洋交响乐的教学模式已进入成熟阶段,笔者尝试运用电子管风琴演奏民族交响乐,以及探讨用电子管风琴演奏民族交响乐作品的可行性。
一、曲目简介
1、创作背景
作曲家赵季平于1999年创作《庆典序曲》,该作品是赵季平先生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之一,此曲精炼浓缩地反映了作曲家大气豪迈、雄浑有力、精致典雅并且扎根于民族音乐土壤饱含民族音乐精髓的音乐创作风格。同年,作曲家还创作了大型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这两首作品标志着作曲家将音乐创作由影视音乐转为纯音乐,表现出作曲家在其音乐创作巅峰时期毅然决然的投身于纯音乐,展现一代乐坛大师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人格魅力,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其走向成熟辉煌的音乐积淀结晶。
2、作品简介
《庆典序曲》是一首饱含西北人民豪迈气概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曲风热烈欢腾、激情昂扬,向听众展示一幅太平盛世、普天同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民俗画卷。其淳朴热情、浓郁地域特色的西北音乐旋律深受音乐大众喜爱,是各类音乐会保留曲目,该作品常演常新、经久不衰,彰显经典音乐精品旺盛生命力,堪称“国乐经典”。本文从赵季平先生民族管弦乐作品《庆典序曲》入手,结合电子管风琴编曲原则,围绕如何用电子管风琴进行民族管弦乐改编展开叙述。
3、作品结构
该作品采用典型的三部曲式。A部分急板乐段动机由拉弦乐组十六分音符快速级进引出,乐句紧凑灵巧、行云流水般顺畅洒脱。之后中国大鼓强劲有力的铿锵鼓点带出四支唢呐高昂雄浑、热闹喧天的节日主题,此时整个乐队锣鼓喧天、乐队齐鸣,将举国欢庆的盛世场面表现的惟妙惟肖,让人听的酣畅淋漓、为之一振。这一主题奠定了全曲热烈欢腾的感情基调,该主题音乐素材源于陕北民间音乐。作曲家选用陕北唢呐曲牌“小拜门”,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提炼出作品的唢呐主题。作曲家在配器上大胆革新,加入南方海笛(南方唢呐),该乐器音色极为清亮,发音极尽灵巧自然,旋律越发有穿透力、有立体感,处处洋溢着喜庆欢愉的节日场面。B部分慢板乐段抒情的旋律婉转动人,整个乐段氛围安静祥和,勾画出一幅良辰美景、怡然自得的悠然场景。B段主题由板胡奏出,一呼一应的乐句细腻而唯美。接着作曲家别出心裁的用京胡再一次演绎板胡主题,旋律清晰透亮,让人听之忘俗。拉弦乐组、弹拨乐组、管乐组依次加入,主题不断升华,听得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最后,A段再现,全曲在热闹欢腾的高潮中结束。整首乐曲喜气洋洋、振奋人心、一气呵成,将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尽情挥洒!
二、乐谱改编
1、合理声部分配。明确声部取舍
三行键盘不能涵盖总谱所有声部,所以必须删减一些次要声部。为了保证改编效果,在声部取舍方面应做到准确细致。经过试弹、审谱,确定电子管风琴三行改编谱,包括右手主要弹奏旋律声部及技术较为复杂的乐句,左手弹奏伴奏织体或者副旋律,脚键盘弹奏低声部进行。因足部演奏技巧较之双手演奏技巧毕竟有限,不可安排过于复杂的声部。
合理进行声部分配是编曲的第一步,应遵循高中低结构原则。即从总谱中找出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及低音声部分配于上键盘、下键盘和脚键盘。在改编电子管风琴三行谱时,经常出现声部线条纷繁众多、不易进行声部键盘分配的问题。这时切记不可凭借音响效果将易于听辨的多个高音声部分配给上、下键盘,低音声部分配给脚键盘而忽视了中音声部。如此改编会造成音乐高中低结构失衡,致使改编谱出现仅有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缺失中音织体和声声部。
如果高音声部同时包含旋律声部和装饰性旋律声部,改编方法其一是由两台电子管风琴分担演奏,两名演奏者可以很好地完成乐句线条的呼应对答;方法其二是在电子管风琴独奏的情况下,依据音乐结构完整性原则,必须舍弃装饰性旋律声部,严格遵循改编首要原则即高中低声部的完整性。两种改编方法各有利弊,两台电子管风琴重奏能尽可能保证总谱声部的完整,但需在保证大量排练时间的前提下完成,并且在演出时两台琴的搬运多少会带来不便;电子管风琴独奏在时间分配上,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调整且不受场地、搬运等问题的限制,但改编时遇到声部线条纵横交错的情况下,只能保留骨干音声部,舍去装饰性的声部,从声部的丰满度上稍显不足。
2、简化和声织体。整合伴奏声部
关于和声织体的取舍,将和声织体声部同一拍点上的所有音符列出,再明确主要的和声织体,舍去填充性的音符,保留骨干音符。因为笙、中阮等中音声部乐器的和弦密集、开放排列不统一,必须整合所有相同拍点的音符统一转换为密集排列(手指跨度有限,不可能演奏大跨度复音程),方可最大限度的在手指能够胜任演奏的情况下保证和声的准确性。
整合伴奏声部即左手同时交替演奏两个伴奏声部,如总谱第19小节伴奏音型包括琵琶、扬琴、中阮的下行进行和柳琴、高胡、二胡的上行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左手伴奏音型的选择最佳方法是整合伴奏声部。左手第18小节演奏琵琶、扬琴、中阮的下行进行,第19小节弹奏柳琴、高胡、二胡的上行进行,如此交替演奏可以最大限度的忠于乐队总谱进行改编。
3、民族乐器记谱音高与实际演奏音高的区别
为了简化五线谱过多的加线,更加直观的视谱,记谱音高与实际演奏音高并不一致。制作音色时,研读总谱的记谱音高只满足于记谱音高与实际演奏音高相同的原调乐器,却忽视了移调乐器的实际演奏音高。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不同,西洋乐器包括同调移调乐器和异调移调乐器。同调移调乐器是指实际音高与记谱音高相差八度,如短笛、木琴、钢片琴的记谱音高比实际音高低八度,低音提琴、低音大管的记谱音高比实际音高要高八度,这样可以避免五线谱加入过多的上、下加线。异调移调乐器的实际音高与记谱音高相差非八度,一般为木管组乐器,如小号、圆号、单簧管等。必须明确F调圆号实际音高是记谱音高的下方纯五度音高,F调小号实际音高是记谱音高的上方纯五度音高。
民族乐器是同调移调乐器,以民族乐器组为单位进行说明:电子管风琴以8代表原始音高(即记谱音高与实际演奏音高一致),4代表音色提高一个八度(实际演奏音高比记谱音高提高一个八度),16表示音色降低一个八度(实际演奏音高比记谱音高降低一个八度)。
在民族乐器中:
改编者制作音色时必须按照乐器实际音高编辑音色,音响效果才会准确、贴近民族交响乐队实际演奏效果。
三、中国民族音色编辑制作
以二胡群感音色制作方法为例:首先确定以二胡为音色模板,选用音色编辑功能,在AWM(波形音色)页面,确定选用AWM1至AWM4四个音色。AWM1选用二胡1(音色柔和、纤细的独奏音色),AWM2选用二胡2(音色明亮、厚重的独奏音色),AWM3选用Kamanche(卡曼贾,流行于亚洲西部国家的民族乐器,发音近似二胡),AWM4选用弦乐1(标准大弦乐群感音色,加入此音色可增强二胡群感音色),四个音源的音素(Element)均选用音素1。音色的厚度和锐度可以通过调节高音和低音音色均衡器进行调整。音色均衡器的准确使用,可使古典音乐更加柔和宽广,流行音乐更加轻松明快,摇滚乐更加动感火爆。
再进入LAYER页面,琴默认选择AWMl音素。在LAYER页面1中,分别对音素输出的音量大小、音素的最低和最高音色及音素的相位进行设定。在LAYER页面2中,分别对音高(以半音为单位)、音调微调、下键速度和释音速度参数进行设定。需要指出的是,下键速度和释音速度参数一般同步调大或调小。数值越大则音符之间间隔大,声音偏“干”。反之音符之间间隔小,声音偏“湿”。总之,下键速度和释音速度参数运用得当可以弥补手指技术的不足,提高练琴效率,使得演奏事半功倍。在LAYER页面3中,通过LFO(低频振动器)对音色的音高、频率、振幅等进行调节,相当于演奏者调整LFO参数创建音色颤音,这时需将音色状态页面的Vibrato(颤音)设定在“Present(出厂设置状态)”而非“User(用户自定义状态)”。
四、演奏要点说明
1、独奏民族乐器演奏要点
(1)如何将民族乐器弹“活”是关键。笔者认为,民族乐器较之西洋乐器音色更为细腻传神,活灵活现,灵动中彰显其民族魅力。以B部分民族乐器独奏乐段举例:二胡1悠扬的拉奏主题,演奏时模仿二胡运弓,通过手指力量的转移奏出乐句。主题必须细腻传神的进行演奏,以每小节为一个力量推送的单位,从腰部发力通过手臂将力量传送到指尖,尽可能的模拟二胡奏法。弦乐奏法的正确运用是指手指力量的转移,掌握了音符之间力量的推送就能逼真的模仿二胡音色。与此同时,通过踏板细腻处理每个乐句的弱进弱出。在二胡音色制作时,触前、触后的时值应该做相应调整,数值过大则触键敏感不宜控制指尖触键力度,通过调小数值降低触键敏感度,更好的完成乐句演奏。
(2)电子管风琴对琵琶奏法的模拟。B部分第81小节琵琶独奏进入,总谱上已标记琵琶“弹”、“挑”和“轮指”的奏法。弹奏时应尽量还原其奏法,通过手势做出“弹”、“挑”的动作,通过控制好触键发出的音色,做到“形似”的同时力求“神似”。琵琶的轮指是最常用却是最难学的奏法,有“轮指学好,琵琶亦学会一半”的说法。同样,在电子管风琴上模拟琵琶轮指也是技术难点所在。方法有二,因人而异。其一是右手1指和2指或者1指和3指交替反复快速击键,其二是4指至1指轮流快速击键。以上两种方法均能奏出琵琶轮指效果,但音符之间必须注意间隙均匀,声音统一(触键深度一致)。
(3)活用第二表情踏板演奏滑音。手指模拟琵琶奏法的同时,需加入第二表情踏板力求演奏效果“神似”。这要求演奏者对第二表情踏板有极高的控制力,弹奏过程中用耳朵听辨音效效果,实时校正滑音(P.B)的幅度。正确运用第二表情踏板可以使独奏音色模仿的惟妙惟肖。第二表情踏板很适合运用到民族独奏音色中,无论弹拨乐组、拉弦乐组都适用。
2、曲目演奏要点、难点
(1)演奏者首先应从宏观上把握乐曲行云流水的流畅风格。所以“流动”是该曲目演奏要点之一。A段主题大气热烈,B段主题抒情婉转。演奏者需把握旋律长线条的表达,乐句气息尽量拉长,乐句间流畅连贯的进行呼应。
(2)把握“乐句的叹息(休止符)”是关键。以B部分二胡1主题为例,第53小节出现十六分休止符,这是倾诉者的“欲言又止”。第56小节倾诉者第二次“叹息”,第57小节再次“叹息”引出下一个乐段的“畅快倾诉”,并随着旋律的下行倾诉者进入独自沉思。演奏者通过细腻演奏将乐思传达到观众内心,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增添了乐句的流动性。
(3)A部分十六分音符清晰演奏,保证颗粒性是难点。A部分是急板速度,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可以很好的反映演奏者的手指灵巧性。弹奏拉弦乐组主题,手指快速演奏十六分音符的同时需突出节拍重音,加强音乐层次感。尤其第33小节弹拨乐组主题交替出现时,易出现衔接不顺、速度不稳的问题,演奏者需训练稳定的节奏感。
(4)变换拍子要自然。第29小节至32小节转为3/4拍,演奏方法是无需考虑速度的改变,依照之前的速度演奏,将这4个小节的3/4拍看作是3个小节的4/4拍即可。
(5)弹拨乐器时值要精准。弹拨乐器本身音色没有延续性,演奏者易忽略其音符的时值,而音符时值不饱满会让听众听不清楚旋律,从而无法准确理解音乐,给人塑造虚飘、不肯定的音乐形象。
综上所述,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国民族交响乐作品需要从乐曲特色风格、总谱缩谱及民族音色编辑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最大限度还原作品真实音响为改编目标。目前国内用电子管风琴改编民族交响乐作品的曲目很少,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期待众多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改编曲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