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淑香
学校办公室或教室中经常传来教师怒而斥责的声音:“你这个学生太差了,简直无可救药!”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班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报以很高的期望,甚至超过学生家长。可是学生中总会出现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也称之为“后进生”)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头疼,甚至让有些教师束手无策。这些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极差,记住所学内容的时间是普通学生的2到3倍,且前一天学的东西,第二天就会忘记,老师为了防止遗忘,反反复复对他们进行机械训练,甚至在其他孩子玩耍、读书的时候给他们“开小灶”,但是他们的成绩总是让人失望。
然而,当一个孩子成为“学习后进生”时,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很着急、无助和失望的,如果教师再在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上对他周旋,很可能会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和无奈,进而失去信心。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再也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和记忆所学内容,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反而变得更加迟钝。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提到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能对这些孩子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发展。
一、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应该束缚和打击这些孩子“爱玩”、“爱问”的天性,认为他们连最简单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哪有精力去参加其它活动,更不用说去阅读课外书了。敬爱的老师,这样做你就完全想错了,孩子的潜能是多样而深厚的,你应该放开孩子,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课外阅读)里“摸爬滚打”,慢慢地让他们自己找到学习的感觉,引导他们逐步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进而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你一味地给他们填塞那些无色无味的“死”知识,你辛勤劳动换来的收获只能是微乎其微。
二、精心为孩子选择图书
教师应不断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多读些书,精心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最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和科学定义的。教师还可以有选择地推荐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有趣书籍,让学生经常发现某些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让这些东西驱使大脑积极地思考,这样学生在无意识、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就会将所学知识轻松掌握,不用老师督促,自己也不会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如,一些学生一碰到作文就会头疼,教师除了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写作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阅读一些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读得多了,学生就会自觉地将所读内容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渐渐地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作文在不断进步,最后成为一个个不怕作文的“小作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为一个“后进生”搜集了几百个小故事,从让孩子简单读读—孩子自我发现—帮孩子解答疑问—唤起孩子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孩子学会迁移,可见他的良苦用心和伟大耐心,他这样真心的付出,又怎么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呢?
三、教会孩子在阅读中思考
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浓厚了,积极性高了,教师就应尝试教会孩子在阅读中思考,让这些学生的头脑里尽可能多地产生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老师、同学,久而久之,他们的智力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对知识的的感悟就会越来越敏锐,教师工作起来也会越来越容易。
于永正老师说:“一把锁不是锈得一塌糊涂,总是有办法开启的!”学习中的后进生,他们仅仅是对所学内容暂时不能快速的理解和掌握,只要我们给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创设适应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书香氛围,相信他们还是“有良药可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