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强
一、课堂评价——探究数学知识的旅程
课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阵地,课堂评价至关重要。应从“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思维状态”、“学习效果”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课堂中要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方法,还要有创新的表现。从评价结果上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中自己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优势是什么,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进而调节自己的课堂情绪,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调动努力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们有了学习积极性,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二、考试评价——展示学习能力的舞台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反思以往考试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大了“考什么”、“怎样考”、“怎样处理考试结果”的研究,从考试命题的内容和考试的形式上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让考试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
从考试命题方面讲,试题内容注重基础性,在设计测试题时不只是关注知识形成的最终结果,而是鼓励学生用图、表等形式把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明确告诉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试题取材注重生活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试题结构还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重视考查学生在观察、分析、测量、计算、表达等能力方面的情况。比如,我预设期末数学评价题模式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加深理解,打好基础;第二部分:“动画”世界,探索创新;第三部分:走进生活,解决问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考试命题的特点。
从考试形式方面讲,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平时的单元检测,同一份考卷按能力分层要求: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综合提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也可以使按能力要求拟定A、B、C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做。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某此测验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考,教师针对学生的二次答卷给以评价,这样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实践操作评价——体验数学实践的磁场
实践操作评价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数学评价方面设置的新领域,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操作的空间显露自己的数学思维,展示自己的数学能力,体验数学实践带来的快乐。
每学期根据教材内容和实践板块拟定5~10个操作考核内容,制定实践评价卷,包含“实践主题、探究问题、操作过程、数学发现”,老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和试卷描述评定成绩,该成绩计入学期总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参与考核。
四、综合评价——饱尝数学成果的乐园
旨在评定学生成绩的“数学学科发展评价报告”,由“成长的足迹”、“学期回头看”、“爱拼才会赢”、“老师对我说”和“数学学习感言”五个部分组成。“成长的足迹”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从五个方面具体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五个方面包含“数学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数学思维的发展、作业完成的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星数量记录评价结果。“学期回头看”引导学生对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包括“我的最大进步、学得最好的内容、最得意的实践作品、要努力的方向”,最后一项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描述,这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学生对自己的定性评价。“爱拼才会赢”通过分数对学生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数反映也比较全面,其中践行分是数学实践操作的专项考核结果,反映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平时作业是所有单元测试后的平均分,期末评价反映试卷成绩。学期总评=践行的20%+平时作业的30%+期末成绩的50%,通过这个成绩,学生和家长能够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情况。“老师对我说”是老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综合定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果、进步以及老师的希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学习感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自我完善,明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