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红
摘要: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是阅读和写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也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作文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做起: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使学生能读懂课文,更能使学生以文为例创新,写出自己的生活;重视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创新、创作,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坚持不懈,掌握多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加强引导生活中的写作创新,让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写作素材,多看多写,坚持多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激发写作思维、重创作发展思维
激发写作兴趣,促进积极思维。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作文也不例外。要想在作文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作文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细巧设问题情境,把写作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创作习作之中。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在讲《白杨礼赞》一文结尾的写作方法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杨树形象的刻画,点破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按理说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八、九段?这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讨它的写作方法,掀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積极性,使学生能写出激情的习作。
发挥学生主体,强化发散思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首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变以教师讲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学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教学结构:以文为例学习写作方法——理解写作方法——模仿写作方法——创新写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其次是改革教法。采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和创造性。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嘎然而止,此时可让学生对情节发展作适当的变化,编出发展题: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人知晓? 小说并未交代。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情节会怎样?假如于勒真的发了财,又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船长串演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以发展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去延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带动写作创新。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现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写作欲望更加强烈。
注重课外写作,发展创新思维。如果把课内写作比作“前沿阵地”那么课外写作无疑是“主要阵地”。学生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反馈拾遗——补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抓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的具体做法是:提出写作目标要求,制定写作计划;以例文写好仿写;传授写作方法,提高创作品位;总结写作成果,开展交流活动。由于课外写作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想像余地和空间,更便于发挥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形式,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是艰苦的、苦涩的、枯燥的。但成功后又是自信的、喜悦的。我们需要有耐力去指导,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足够的“量”积淀就不难产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