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的势能

2013-04-29 00:44亓程
西江月·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势能传播

亓程

【摘要】麦克卢汉对“媒介”做出来许多惊人的论断,在“媒介即讯息的”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已经开始更多地去注意媒介本身对人和社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媒介独特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引入物理学中的“势能”概念来阐释媒介的影响。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量。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势能产生动力的做功过程,同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的做功过程极具相似性。

【关键词】势能;媒介影响 ;麦克卢汉;传播

在麦克卢汉之前,伊尼斯就已经开始了对媒介属性的研究和讨论,伊尼斯确定了媒介的属性: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组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麦克卢汉之后,对媒介自身的属性以及媒介与所在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传播学流派——媒介环境学派。当然,麦克卢汉仍然是这个流派思想的源泉。虽然伊尼斯已经确定了媒介自身存在的属性,但是麦克卢汉的学说在这一点上让人的感受更为深刻。并且启迪了人们做这项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媒介即讯息”当然是麦克卢汉思想最为精华的部分,他的其它关于媒介的精辟论断也都是植根于这个基本的思想的。简单地解释媒介即讯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多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麦克卢汉的后来者波兹曼对这一论断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即“媒介即隐喻”。当然这个更详细的解释并没有改变这个论断的实质。

我们之所以惊呼麦克卢汉的发现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媒介的片面性认识。麦克卢汉批评了人们执着于对媒介内容的研究,在他看来,媒介的内容只是一团“滋味鲜美的肉”,它的作用只不过是用来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力。而对于这背后媒介自身存在的“能量”人们却知之甚少。媒介中存在的这种能量,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势能”的概念进行解释。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势能产生动力的做功过程,同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的做功过程极具相似性。势能的观念本身具有一种潜在性的特点,其次,势能的做功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此外最重要是一点就是“势”同媒介一样都有某种心理暗示的可能性的存在。

一、媒介影响的潜在性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媒介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至于人们为什么总是被那团滋味鲜美肉所吸引,与媒介影响的这种潜在性有关。媒介不论是对社会组织的影响还是对人的影响,都具有这种潜在性。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媒介的这种影响并非表面化的那种能明显感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做功的一种能量。比如说,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中提到电视和印刷媒介。印刷媒介所提供的是一种连续性的、符合逻辑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接受更多印刷媒介的影响会塑造一个更为理性更具有记忆能力的头脑。相对而言,电视这样一种电子媒介,其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单独的画面,和一个个相互之间毫不相关的电视节目。基于此所塑造的一种思维方式则是非连续性的、片段的思维。由于现代社会的人过多的接受了这种电视式的思维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理性思维的基础,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至于难以用条理清晰的语言去完成一篇论文。这种媒介对思维的影响直到媒介环境学派开始才有所触及,也就说明了媒介的这种潜在性的特性。

二、媒介影响的长期性

另一方面,媒介的这种影响还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这种长期性更为直观地体现在对媒介的研究上。即把媒介放在社会历史中去研究,也只有把媒介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研究才能真正把握媒介本身的特性,认清媒介的性质。仅就媒介影响人的思维这一点来看,就需要经过对媒介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长期的追踪,那种把媒介某一个历史时间点进行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人的思维的变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电子媒介产生之前的媒介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和改变只有在对几代人的研究中才能显现。因此这种对媒介的长期性的追踪尤为必要。不要忘记,媒介所带来的最重要的“讯息”是他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变革的研究不是放在宏观的历史事实中的,媒介作为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的力量更应该如此。要想看到媒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就要考虑到其中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变化,以及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变化,其中人的变化又是多方面复杂的。所以说,媒介带来的这种变化,往往是一种后知后觉的变化,是一种长期的效应,体现的是一种“未来之能”的释放。

三、媒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除此之外,媒介在发挥效力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当然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而又持久的,会逐渐带给人和社会一种心理暗示。也正是因为这种暗示的存在,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媒介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感,关于这一点可以有很多例子将问题说明清楚。比如说汽车,麦克卢汉也已经对汽车所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刻独到的解释,以至于福特汽车公司愿意重金聘请他作关于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演说。他也提到了人类和汽车之间这种难舍难分的性伙伴的关系。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汽车本来作为交通工具存在的特性已经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汽车和房子在当今社会一起被计入了生活成本,人们在追求汽车的同时,已经不再是追求一种便利而是在追求一种心理负担。人们似乎更喜欢把汽车挂在脖子上或者戴在手腕上,而不是行驶在拥挤的道路上。毫无疑问,汽车已经在其发展进程中由诞生初期的那种生理上的需求转变成现代社会中的心理需求。关于媒介对社会造成的心理暗示的解释,我们可以从媒介所具有的偏向性这点上来解释。媒介或者是技术,他们的性属性本身都不是中立的,他们都是具有偏向性的。这种媒介偏向性的说法,最早在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中有所涉及。媒介的偏向性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社会,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一种暗示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一观点来解释。他认为我们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娱乐性的社会。这种娱乐性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原本严肃的社会新闻,现在执着于选择漂亮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主持人,为的就是给人视觉上的愉悦感。在教育领域,也在提倡让学生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学习,因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样会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造成这种娱乐倾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电视娱乐的推动。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他的娱乐偏向不是选择的作用,而是电视这种媒介形式只能以娱乐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不是电视选择了娱乐,而是娱乐选择了电视。久而久之,由于电视广大受众群的影响,电视就将这种偏向影响给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至于社会本身也成了娱乐的了。

事实上在麦克卢汉、波兹曼等人的研究中真正涉及到关于媒介内容实质性研究的内容几乎不存在。他们的媒介思维习惯中已经把媒介当做一个宏观传播环境中的内容来看了。我们在思考媒介的时候要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体会媒介势能的精髓。把握了这一点就会更明白地体会到媒介的势能。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势能传播
“动能和势能”知识巩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动能和势能”知识巩固
“动能和势能”随堂练
动能势能巧辨析
势能的正负取值及零势能面选择问题初探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