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力
“十八大”召开过后,尤其是2013年“两会”结束后,有一个人显得非常兴奋,他认为真正的新政终于要来了。这个人就是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王名教授的欢欣鼓舞并非毫无依据,他之所以认为改革将重回“小政府、大社会”的主线,民间组织乃至公民社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是跟最高层的表态及随后推出的政策密不可分的。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而在全国人代会上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更被认为是重启改革的宣言书,机构改革蕴含的职能转变,核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向市场转变;二是政府向社会转变;三是中央向地方转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简政放权。在王名看来,这是习李新政最具标志性的事件。
这些改革方案,显然不仅仅是推行大部制这么简单,它也真真切切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对民间组织而言,改革之前的双重管理体制、取消主管单位、允许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无疑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是这四类政府容易接受的组织,为什么大量宗教类、维权类、政治类等带有鲜明自主性、独立性的组织不在其列?王名认为,这四大类至少包括了现在登记的社会组织的80%,这就叫主流。而且也符合改革从易到难、步步推进的规律。
受此利好消息鼓舞,民政部、各大科研院所纷纷召开研讨会,讨论国家政策改变对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影响。2013年4月13-14日,共識网也在中国武汉召开了“民间组织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研讨会,与会者包括NGO研究专家如康晓光、郁建兴、刘培峰等,也包括被认为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代表的贺卫方、张千帆等人。
春天?没那么快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教授研究发现,他们调查接触到的组织中,从社会--政府关系的维度上看,2/3的组织表现出的政社关系是无关、协同和合作型,而敌对型、制衡型的组织不多。这一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并不代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非常和谐,相反,这种现状恰恰说明,政府对那些表现出抗争性和敌对性的组织采取了高压措施,使后者未成长起来就被消灭了。公民社会和当前的政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矛盾,如果现在的政府接受了公民社会,实际上它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也就不是威权体制的政府了。政府吸纳社会的冲动并没有停止,而是采取了双重手段,一种是限制,一种是扶持。他对当下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现状表现得也相对审慎,甚至可以说并不乐观。他认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就像太监,是被阉割了的,政府只取它自己所需,并不允许社会自主生长。相比于变化的部分,更多的还是不变。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府从最初对民间活动的不自觉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出招,以社会管理创新等方式,勾勒了行政吸纳社会的新蓝图。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话说,这幅新蓝图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共同参与、法治保障”这20个字。
长期关注公民权利运动和基层民主发展的李凡先生也认为,不能对政府放开一些组织的登记太过乐观。他从一些现实案例中发现,很多民间组织在登记之前,活动受到的限制不多,反而在登记之后,受到了种种限制,诸如跨区活动、财务、纳税等等方面。
争取一个公民社会
但事情还没有那么糟。
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郁建兴教授就认为,要注意到民间组织的非意图发展,并不是说政府想让它怎么发展,它就怎么发展,大量的民间组织,既没有登记,也没有取得合法身份,但并不影响它们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小圈子活动中,如各种车友会、摄影爱好者聚会、基督教家庭教会聚会等等。
公民社会兴起有几个重要标志,一是NGO组织大量出现,二是公民权利运动和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三是网络参与一浪高过一浪,这些现象的出现,实际上靠压制是难以解决的。而随着民间活动的增多,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很多民间领袖型人物在形成,社会的凝聚核开始出现,比如在公民独立参选人大代表过程中,或者在环保维权活动中,虽然参与过程被压制或阻止,参与其中的领袖人物却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公认的民意代表。
而过去十年,维稳体制的失败,也预示着未来政策会有所调整。公民社会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压力驱动的问题,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大,逼迫政府不得不放开一部分组织,让其自主自治生长。
中国之所以会从全能体制走向公民社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的多元化。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就认为,官方设计的社会管理新蓝图不会成功,否则政策也就没必要调整了。原来行政吸纳社会的办法已经落后,社会多元化必须要通过多元的组织来存在,威权政治自己不得不开放出一个口子。
从法治和人权的角度讲,民间组织发展就成为落实宪法35条结社自由权的问题,背后隐含的逻辑就是依法执政和保障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