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学者的一点担忧

2013-04-29 00:44
财经文摘 2013年5期
关键词:共识智库体制

4月26日下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和社会福利学院院长造访杉园。他们访华的目的,是想扩大和中国的合作,此行到中国,到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台北、南京等地,他们开玩笑说,这也算基本上跑了两岸三地。而到杉园是计划外的行程,是他们的朋友建议,要和共识网的主办者聊聊天。

现在,共识网的流量的10%来自北美,据说,很多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十分关注共识网。而且我28号就要去美国,当然也愿意见一下来自美国的学者,也算是预习一下。

四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杉园姹紫嫣红,格外美丽。我带着他们在园子里转了一圈,全面了解了杉园的环境。我想,假如到了中国也像是到了一个花园,他们能够到处走走看看,全面了解,他们一定会收获更多。

美国学者是两对夫妇,他们很是兴奋,因为毕竟是一个放松的场合,放松的时间。

说是放松,其实,在基本吃饱之后,学者本性就露了出来,在饭桌上就探讨起很多的专业问题来。

其中一个问题,是问我对美国有什么担忧?

说实话,我对美国没有更多的了解。作为一个英文字母勉强没忘记的英文盲,连中国的事情也整不明白,还侈谈美国?不过,我对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有心得,就是对美国学者的担忧。

美国人崇尚自由,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对于官员或者权力,是没有什么顶礼膜拜的习惯的,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不少美国学者到了中国,似乎不由自主地染上了“中国病”,在中国的官员和政府面前,不由自主地会弯下腰来。

我们可以看到的表现,例如,他们会炫耀说,我们此行,见到了中国的官员某某某;他们也会坐在官方提供的奥迪车里招摇过市;他们在讲台上对中国赞不绝口而很少提出藏在他们心中的困惑;他们很少去接触中国的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底层。

我对这几位学者说,这样,得到的许多信息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

美国和中国的学者以及智库有许多不同。美国比中国多了一扇旋转门,这扇门旋转的时候,会把民间的学者转到“体制内”,成为总统的幕僚和智囊,而把原来“体制内”的学者转到民间,每一个总统任期都有可能是一个轮回。民间和官方是可以互相变换位置的。

中国现在还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智库,只是有一些学者散落在民间。而且,基本上他们只能够呆在体制外而没有进入体制的机会。由于这种情况,中国的民间学者和官方学者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还是有著不少的不同。

不能简单因为有不同而判断那一部分人的观点是对的,就像不能简单判断那一部分人更聪明一样,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道理,甚至影响的人群也不尽一样。所以,如果说我们到美国,能够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智库交流,基本上就能够了解美国学者甚至政府的主要观点的话,在中国,民间和官方常常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不接触的话,也许根本不了解这一点。

当然,美国学者到中国来的这些表现不无道理。

他们时间很紧,在中国有大量的事情要安排,不可能有机会见更多的人,这是一个理由。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是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所有的事情,只要政府愿意,就都可以搞掂,就像在一棵大树上,哪只鸟会抛开高枝去落在一片树叶上呢?更不要说万里之外飞来的“鸟生地不熟”的鸟了。再就是,他们没有渠道,不知道到哪里去见到体制外的或者在体制边缘的学者。

回到前面的话题,美国学者到了中国,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大花园,但是如果他们只是围着几朵花采蜜,这蜜,基本上是一个滋味的。他们看不到花旁边还有绿叶,看不到花枝下还有小草,甚至看不到还有虫子出没花丛中。

那么,他们回到美国后,会怎样描述这个花园?会奉献出什么蜜给美国人给世界呢?

猜你喜欢
共识智库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微智库
微智库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