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校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的研究

2013-04-29 00:44班祥东谌湘芬
职业时空 2013年5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双师型教师

班祥东 谌湘芬

摘要:立足国家示范校建设需要,针对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设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即在学校发展层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五大工程”,在教师发展层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四个主动方案”,为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科研等综合素质提供一个切实的举措,最终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国家示范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下简称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工作。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作为一所第二批示范立项建设单位,在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对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二年内通过“企业实践、学历提升、挂职锻炼、多方培训、外部引进”等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

自从提出了“双师型”教师以来,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人们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认为“双师型”教师=“双职称”教师;二是“双师型”教师=“双证”教师;三是“双师型”教师=“双来源”教师,指的是从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的,又有来自工矿企业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四是“双师型”教师=“双素质”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一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

立足国家示范校创建的需求,从“双师型”教师内涵出发,我们对“双师型”教师应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个是个体的“双师型”教师,一个是群体的“双师型”教师。对于个体的“双师型”教师,其内涵体现为:“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较好的专业教学能力与素质,同时要具有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经验),具备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将专业实践能力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对于群体的“双师型”教师,其内涵指的是教师队伍结构中理论教学教师与具有行业企业实践能力教师相结合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二、国家示范校建设中“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的问题

1.“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为主;

2.“双师型”教师所具有的职业资格等级以具备高级工(相当于三级)及以下职业资格的占多数,达到二级职业资格及以上的累计不超过15%;

3.“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中,有80%左右的“双师型”教师由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校,还有一部分是由职校文化课教师转岗,从企业调入并已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很少;

4.“双师型”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双师型”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50岁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少;

5.有企业实践经历和行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比较低,大约在10%以下;

6.外聘专业课教师职业资格等级不高,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未过半数,体现不出外聘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地位;

7.“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以机械、农类专业课教师居多,而会计、旅游服务专业偏少。

三、国家中职示范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从学校发展层面设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实施“立制工程”,保障“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运行

(1)完善“双师型”评定制度。学校根据“双师型”教师内涵要求,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制度,明确“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标准。学校可以结合自己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提出“双师证”具体鉴定标准,将教师的实践技能的工作经历,相关行业权威部门认定证书,及在校内外主持参与相关实践项目建设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明确认定标准,从而提高教师的“双师证”含金量。

(2)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要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是要面向职业能力,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普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指的是完成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体。为此,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对已获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给予享受进修、学习、学历提升,到发达地区考查,提高课时津贴标准、职称评聘优先等优惠待遇;让被评为教学名师、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享有充分的改革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氛围,激发“双师型”教师的活力。

2.实施“帮带工程”,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专业带头人

所谓“帮带工程”,即导师制工程,选拔一批中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作为学校的培养对象,实行“导师制”,由这些导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带,导师的选择对象是行业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及高级技术人员,或是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是教育专家,或是学校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高级讲师等人员。导师与所帮扶的对象进行签约,明确在两年的帮扶期内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进行帮扶,全方面提高中青年教师及专业带头人的“双师”素质。

3.实施“提升工程”,提升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

学校要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和改善“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的渠道,特别在教师的学历进修、学习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保证教师安心提高学历,注重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定期开展职称评定的培训班,鼓励中青年教师做好职称提升的准备工作,明确教师进行职称申报时的注意事项,并指导中青年教师如何完成初中级职称申报工作,减少其职称申报工作的盲目性与无序性。

4.实施“下企工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根据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对中青年教师加强专业实践的锻炼,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承担产品设计、生产、研发、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和培训,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项目研究等,使教师与生产、研发、管理一线近距离接触,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如我校通过与广西玲莉发达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学校投资40多万元、企业投资150万元建设一个“农产品推广中心”,现有组培车间160平方米,育苗房180平方米,育苗生产基地6500平方米,具有年生产组培苗1000万株的生产能力。

5.实施“外引工程”,聘请企业专业和工程技术专家来校兼职教学或引进任教

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避免“学术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况且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一个显著特色,也是“双师型”教师一个来源。学校可以通过相应措施,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此外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近年来,本校先后从企业、公司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或兼职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师在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乃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二)从教师发展层面设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主动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建立教师成长记录

教师在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校的总体规划下,在学校有关人员帮助下制定成长发展的计划,并建立教师成长记录,以利于学校及教师按照计划实施,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的成长记录为教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延续性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它记录了教师一定时期内工作实绩、量化考核、综合评估、其工作水平的高与低、好与坏、贡献的大小较为分明,有据可查,这就能有力地激发教师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以实际行动来书写自己历史的积极性。

2.主动参与示范校课程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国家示范校建设中,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课程是一个职业重要载体,它包含职业要求、技能、素质全部要素。为此,“双师型”教师要主动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通过课程建设,教师在职业理念、能力方面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校在建设国家示范校中提出了构建以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畜牧兽医专业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构建“基于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工作能力”的课程体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构建基于计算机应用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旅游服务与管理(观光农业经营方向)专业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我校采取全员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方式,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建设,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3.主动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能力

专业建设是国家示范校的重中之重,专业建设必将推动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及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名想加快自身成长步伐的教师,在参与示范校创建的各项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困惑要紧抓不放,并积极大胆地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线的经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教材编写、论文撰写等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及科研能力。

4.主动参加学习与实践,具备“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岗位的适应能力

在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期内,教师需加强自身培训、自我教育,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企业实践,提高自身的岗位操作能力,保证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处于领域的前沿。为此,“双师型”教师加强自主学习与培训自觉性,提高“双师型”教师适应职业教育岗位能力。

四、结 语

结合学校建设国家示范学校需要,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针对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研究,从学校发展及教师发展两个层面设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以开创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2] 张建荣,李小健,王建初.“双师型”中职师资结构模式及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

[3] 姜大源,等.他国动向——七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版),2005,(18).

[4] 郑友训.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辽宁教育研究,2003,(8):18-19.

[5]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0]9号.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