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窗语”漫谈“幼儿园教研文化”

2013-04-29 00:44秦兰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研创设活动

秦兰

【摘要】本文透过“窗”所蕴含的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反思,结合具体教研实践,提出幼儿园教研文化必须要有“真诚的态度,以真诚换真心”,“张扬的个性,换眼光去悦纳”,“集体的智慧,以借鉴求发展”,“本质的坚守,去浮华守自我”。唯有这样,才能更客观、辩证地评价鲜活的教育生活,使教研的智慧得以生长。

【关键词】窗语;幼儿园教研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40-03

从唐代诗人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透过“窗”所呈现的视野和气魄,到现代儿童文学中“窗上闪过一颗心,窗上飘来一双眼,窗上闪烁着一份好奇,一份清澈的憧憬”,再细细品读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窗”中所蕴含的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以“窗语”反思幼儿园的教研文化,确是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

一、“你向别人打开心窗,别人也向你敞露心扉。”——以真诚换真心,教研需要真诚的态度

拨开拥挤的幼儿人群,看见幼儿教师扬起的幸福笑脸,感动于她们来自于对孩子的那份执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忙碌的教研中,她们需要人性的关怀去维持那难得的执着。打开心窗,真诚的对话与表达,让老师们感受教研的温馨与希望。

(一)以“人性关怀”唤醒教研的内需。和谐的情感是形成奋进、具有凝聚力团队的基础,尤其幼儿教师是以情感细腻的女性为主的群体,幼儿园开展教研更应注重教师的个人感受、精神状态,营造尊重与关怀的氛围。如在“感动阳幼”年度颁奖会“温馨一刻”中,我园播放了教师们的爱人评价教师刻苦钻研工作的录像,让教师在独特创意中去体会那份幸福;又如我园尝试教研活动主题的打造与宣扬:“课改之星评比——教坛课改比功底,青春闪亮竞才艺”“桃韵教师评选——本土化教育智慧经验分享”,以教研主题的提出来提升教研内涵,把教研活动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活动组织中,推动教师往某一专业价值方向发展。

(二)以“平等对话”调整教研的定位。“教研活动没有话说可以不来吗”“学文章不如复印给我们看”……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抵触,反映了我园教研活动目标的泛化,组织的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更引发了我园对教研管理行为的审视:教研是为了解决本园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活动,必须站回教师立场,以“平等对话”来调整教研活动的定位。为此,我园开展了“我需要这样的教研”交流活动,以真实了解教师群体对教研活动的看法、建议,通过教研制度、教研内容的不断完善求得群体认同。在群体认同机制的带动下,我园的“青年教师达标课”“师徒共磨课”深受教师的欢迎,公开观摩课从以前“被动的指定人员”到现在的“积极自愿报名”,体现了群体管理的激励成效,激发了教师努力争先的意识。

打开心窗,坦荡真诚地与教师们相处,理智地面对身边的人与事,我们就能聆听到美丽的鸟儿动人的吟唱,我们就能看见群芳争艳时的灿烂与喜悦。

二、“每一扇窗户都框住一道风景。”——换眼光去悦纳,教研需要张扬的个性

那窗里窗外的一切,都是自由独特的生命,哪怕是一只悠闲独步的蚂蚁,河塘里游弋的蝌蚪;无论身在茅草泥屋,还是大厦公寓,作为窗户本身,它从来没有因为谁而隔断过风景。

(一)以点带面,特色评优显潜能。每个教师都是耐人寻味的一本书,只有欣赏着才能读懂,只有恰到好处地激励着,才能促进教师内在体验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每学期初每位青年教师都制定了特色领域发展计划;期中,园部根据教师需求有选择地安排听课和讲座活动;期末,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的展示,教师们将此视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她们对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进行深度思考,评选出了“学科特长教师”。如此以“点”带“面”,以“赛”来成就与认可教师,有效推动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与提升,推动了教师的研究热情。

(二)青蓝携手,互促互进齐研修。每位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间存在着教育能力、知识技能、研究水平、个性特点等差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之间的差距不是单向的差距,绝对的师徒关系是不存在的,如青年教师可能在教育经验上不如老教师,但在教育理念的汲取、教学实践的创新和现代教育技能的运用上优于老教师。为此,我园以青蓝差异资源的组合研修、论坛沙龙等方式来发挥教师各自的潜能,让教师间互相欣赏与学习,使“青蓝工程”的功能从表面的“传帮带”转化为“互促共进”。

(三)多元评价,百花齐放皆是景。以往教研评比中采用“量化评分制”,评价标准的量化在带来“公平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为此,我园尝试变“评分”为“指南”,将教师引向积极参与的状态。如园部制定“环境创设指南”,给予教师自主的弹性空间,让教师自己理清环境创设思路,介绍班级环境的设计理念与创设体会。教师们不仅施展了自己的创造才能,并能带着欣赏的目光汲取他人的智慧,不但分享了富有特色的经验,更获得了被认同的喜悦。评价则以“最佳创意奖”“资源利用奖”等关注点的不同奖项来替代,体现了百花齐放的教研文化。

推开教研的窗户,看看天的高远与蔚蓝,听听鸟儿的鸣叫和飞翔,闻闻青草的芳香,感受微风拂过你手臂的轻盈,是一幅幅不断流动的风景。

三、“让和风吹进来,叫阳光照进来。”——以借鉴求发展,教研需要集体的智慧

紧闭门窗,温暖阳光就无法照进屋子,微微清风就无法让沉闷的空气变得新鲜;

教师们犹如阳光中每一个温暖的元素,彼此依赖。她们都需要敞开胸怀,紧紧相依,没有人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教育设想。

(一)以“你议我论”解实践之疑惑。观念的更新需扎根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困惑,他们急需解决的良策。我园搭建园内网“你议我论”平台,让教师们及时摆出问题,引起群体的关注和思考。园部根据问题的大小,或设置大组教研,或以回帖的形式回应。如本学期特色创建中,“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如何打造亮点”引发了教师关于“桃文化背景下班级环境特色创建”的“你议我论”活动。第一轮“特色区域活动创设大家谈”通过互助式的有针对性的分享学习,教师们拓宽了区域活动中本土材料的挖掘与利用的思路,明确了特色区域创设的方向;第二轮“首席教师示范秀”,通过环境创设能手的讲评和创设展示与观摩,大家思索着:其创设理念是什么,创设中可取的经验是什么;第三轮“我的创设亮点”,让每个班级的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他们的思路,由于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有效避免了无目的的漫谈和浅层次的讨论,而且通过同伴的质疑询问,逐步将零散的个人经验转化成了理性的智慧成果。

(二)以“教育再现”激得失之共鸣。对教师而言,最能侃侃而谈的要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了,我园每位教师每月一次的三到五分钟的“教育再现”,关注平常时刻,其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号情感全都融汇其中。讲述中,一方面教师在对自己进行再次剖析中又形成新的感悟;另一方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群体产生了对“故事”的共鸣,在回应中产生了可供借鉴的新的策略。

(三)以“经验传递”促理想之交融。教师在实践中会汲取失败的教训,或积累成功经验。为此,我园为教师搭建了“经验传递”分享与交流、反思与提升的平台,让介绍者觉得有自豪感与成就感,让分享者有表达的欲望;接着以此为引子开展“有话要说”活动,引发其他教师的经验分享和再思考。“经验传递”分享了他人的智慧,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师将个人经验与群体智慧进行交融、修正和反省的能力。

教研需要打开心窗,冲破内心的牢笼,沐浴每一缕阳光;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不断地磨合,以大家的智慧去集体构建教育的智慧;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视野才会变宽,心灵才会博大。

四、“擦净窗户,让心灵一直明亮”——去浮华守自我,教研需要本质的坚守

教研需要以幼儿为本,我们扪心自问,在教育现场的所为是否从孩子实际需要出发?我们不能仅仅留恋于窗内的安逸,也不能被窗外浮华迷惑心灵,而需心存一份忧思,不忘擦净窗户,让心灵一直明亮。

(一)以“备课研究”聚焦“常态教研”。我们常能观摩到在集体“大熔炉”里炼就的貌似圆满的公开教学,而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和游戏活动,具体落实情况怎样?如何有效改进呢?经调查发现,教师们关注教案文本过多,甚至完全照搬,教案与教学实际脱离,缺乏独立的思考……针对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我园在教研活动中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不断创新备课方式,以“思教材,思幼儿,思教法”将问题前置,提倡写“动态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案,把关注移向幼儿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的教师设计教学活动都有活动背景或幼儿情况分析;有的教师在备课栏中留有课堂观察重点记录;也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加点提示;还有的教师备课中专门列一栏相关资源……教师们心中装着孩子来设计教案,自然会呈现出个性的色彩。

(二)以“微格评析”回归“教学课堂”。“微格评析”是指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实录反思的课例研讨。在研讨中可以根据需要定格重播,便于教师在深入行动的基础上反思,同时还可发现许多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中班组开展了“课堂教学照镜子”活动,拍摄一节完整的课,让老师们集体观看录像,重点对“如何让课堂提问走向有效”进行研讨,从“提问是否明确、是否有思考价值、问题的难易是否适中”几个环节来评析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有些提问如何来重设?……每一次回放,使教师自我再次全身心投入,从中寻找到教育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引发其对自身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三)以“关注软肋”拓展“重点教研”。我园通过“主题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捕捉话题,直视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困惑,从而厘清头绪,按需确定本学期的“重点教研项目”,针对这些薄弱面进行重点的专题研讨,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大班教师在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中最惧怕数学活动,原因是教学策略似乎与小学教学相脱节。为此,我们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邀请相关教师到幼儿园体验执教并相互交流沟通,顺利解决了教师心中的疑惑;又如,针对公开教学中“老大难”的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我们通过“同课异构、连环跟进式”研讨,帮助教师提高了组织策略。这些重点的关注,使教师们各科的教育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平衡发展。

擦净窗户,让我们尝试克服内心的浮躁,把握好教研的方向,让教研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教师静心坚守教研这块净土,真正学会聚焦教育问题,更高层次地学会在理性的浸润下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鲜活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潘海燕,张仁贤.点击培训园本培训热点[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8.

[2]刘占兰,廖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汪丽.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教研创设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