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钦 罗丽宾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主体、招生形势的巨大变化,中职学校原有兼职班主任制度已经不适应严峻的学生管理现状。专职班主任制度队伍专业化,更能满足中职学生全程管理和精细管理的需求,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 学生管理 专职班主任
1 中等职业学校现行兼职班主任制度的弊病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仅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也只有30余年的历程。正是由于这个特殊的原因,我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大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普通教育(初中或高中)转制而来,所以几乎全部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学生管理体制,这个体制的核心就是“兼职班主任”制度。不可否认,兼职班主任制度的存在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巨大的能量,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自2000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体、招生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压力,对现行兼职班主任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模式有待改革和创新。
1.1 兼职班主任面对诸多工作力不从心
兼职班主任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颇具特色的优良传统,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育了人。以平顶山市工业学校为例,每年大约有40-50个班集体,需要40-50名班主任,而这些班主任绝大多数来自教学一线或行政科室,是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繁重的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另一方面又肩负班主任工作,往往搞得身心俱惫,既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等活动,也没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态,造成有的管理环节不能落到实处或流于形式。
笔者多年承担班主任工作,经常和班主任们私下交流带班切身体会。过重的工作负担、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管理难度的增加,会对班主任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也会影响工作情绪,致使许多班主任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最终的结果是班主任付出了很多,学生管理依然难以到位,学校有意见,班主任有怨言,学生亦有不满,在目前中职招生极度困难的时期,不利于中职学校吸引力的提升,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无人愿意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
由于兼职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基于对中职学生管理难度的担忧,目前,无人愿意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每年新生入学前,选派班主任成了中职学校领导很头疼的事情。许多教师只是为了职称评定才被迫承担班主任工作,一旦任务完成,即主动请辞班主任。因为非自愿承担,工作中势必存在懈怠和应付了事,这对学生管理质量的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稳定和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不利。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现有的兼职班主任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已经不适应中职学生管理的严峻形势,在中职教育必须调整、改革、提升的特殊发展历史阶段,研究“专职班主任制度”的可行性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2 中等职业学校施行专职班主任制度的必要性
2.1 是由中职学校生源主体变化所决定的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扩招、初中毕业生总量锐减等形势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体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来源非常复杂:有初中毕业生,有未参加中考的学生,有高中毕业生(一年制),有企业招工代培生,还有社会青年;有秋季招生入学的,也有春季招生入学的;学制有一年的,有三年的,还有3+2和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复杂的生源结构,带来的是复杂的学生管理局面,从整体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思想涣散,管理难度极大;从局部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少年,由于缺少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性格孤僻怪异,逆反心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面对复杂的学生状况,中职学校迫切需要有专业管理知识、责任感强的班主任来引导、约束和教育学生,这是中职学校有必要施行专职班主任制度的最主要原因。
2.2 是中职学校实施全程管理、精细管理的需要
从多年来中职学生问题的集中表现来看,放学后、晚自习、就寝前等时间段是学生问题高发时段,这些时间段一般值班教师较少,管理力度相对薄弱,抽烟、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频发,这给学校有序管理带来了严重后果。中职学校越来越需要一支有强烈责任心、时间有保障(特别是学生管理空档期)、能在各方面给学生以指导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精细管理。
专职班主任制度的实施使班主任从繁杂的教学或行政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时段实施精心的教育和管理;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间的矛盾等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疏导、解决。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做到了全程管理、精细管理,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各种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处理,防止恶性学生管理事故的发生。
2.3 是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长期建设的需要
一位资深职业学校校长这样说过:“学校没有我这个校长,一年照常运转;离开了班主任,一天都不行”,可见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必须有一支思想稳定、精力充沛、善于沟通、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门化的班主任队伍来协助落实。只有专职班主任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中职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全程化和精细化,是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
3 专职班主任制度创新模式研究
3.1 专职班主任的聘用方式
中职学校要严格把关专职班主任选聘,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公开选拔,并应出台专职班主任聘用、培养、考核、待遇等一系列制度,只有解决了专职班主任的后顾之忧,优秀的学生管理者才愿意加入专职班主任队伍。根据专职班主任模式的新特点,学校应优先考虑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勇于承担重任。
3.2 专职班主任的工作模式
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制度要打破原有兼职班主任模式,也要有别于高校的辅导员制度,这是由中职学生主体的新变化和特点所决定的。专职班主任不再担任教学或行政工作,只负责班级的全程管理和德育辅导。综合考虑学生管理难度、学校财务负担等各方面因素,一名专职班主任分管100-150名学生,3-4个班级比较合理,这样将有一部分老师从学生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专职班主任要实行坐班制,由学生科统一领导,集中办公,对学生实行全程化、精细化管理,对学生在校行为全天候监管。集中办公新模式的确立,不但有利于班主任之间互通有无,也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专职班主任工作任务和目标专一,就不易分心,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接触、了解和管理学生,学生稳定,有利于学校集中精力去解决中职教育更深层面的问题。
3.3 专职班主任的考核与待遇
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需要一种合理的考评模式,中职学校现行的班级百分考核模式有待完善和提升,以适用于专职班主任管理制度。同时,必须考虑专职班主任职业发展、职称评定等问题,给予政策保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
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的角度考虑,必须大幅度提升专职班主任的津贴,这样才能保证专职班主任队伍的吸引力和稳定性。从总量上来看,由于班主任职位数的减少,不会额外增加中职学校的财务负担,以平顶山市工业学校为例,若施行专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数量将由40-50名降至15人左右,减少三分之二,班主任津贴总量能基本维持不变。
4 结语
专职班主任制度是现阶段中职教育学生管理形势变化的需要,且更能适应中职学生严峻的管理现状,无论从制度模式还是费用成本来考虑,专职班主任制度都是可行的,有待各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程远清.中职学校实施专职班主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J].新西部(下半月),2007(7):179,178.
[2]戴勤.中职学校专职班主任制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