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2013-04-29 20:11:02孙兰义侯影飞丁传芹李军刘雪暖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

孙兰义 侯影飞 丁传芹 李军 刘雪暖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生教育方式,但由于起步晚,其培养模式不健全。作者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本质特点出发,结合在教育培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建议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培养理念、招生、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实践及质量监督,并以此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来不断完善和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76-02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的另一种形式。从1990年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截至2011年3月,我国各类硕士专业学位已达39种,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数量已达硕士招生总数的30%,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将达到我国研究生教育总量的50%。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研究生教育有了新的定位。但社会公众对此定位的认识不够明确,意见纷呈。因此,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概念,准确区分专业学位及教育与其他类型的学位及教育,探索并制定适合中国研究生教育现状、有利于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素质和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本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遵循理想培养模式的科学理念,系统性地从理论视角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出更加完善的全面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全面科学的培养理念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非常关键,既要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又不能偏离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备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的理论从事专业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内涵和本质。从这种意义上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更突出职业特点,在不放弃以学术取向为重要考核标准的同时,增加市场取向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控,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并能适应职业或行业实际工作需要。培养过程中,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目标——能够解决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科学严谨、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且爱国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业务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熟练的运用扎实的基础知识指导生产,掌握现代技术方法,并对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研究、设计、实施、开发、管理的能力等。

二、改革招生体制,优化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首先是招生质量。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对全日制专业硕士扩招的暖流不断涌来,但高校的招生情况均不理想,很多学校半数以上的生源是依靠调剂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文凭含金量,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加入。其次,以往的研究生录取是“笔试定录取,复试走过场”,要打破这种现象,通过复试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研究能力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科学、全面、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应该在理解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以置业需求为目标,来完成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总体设定和安排。课程内容要反映本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在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各学科课程的安排要注意知识的衔接与层次,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技能操作训练,不断适应基础一线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双导师制,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是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以督促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恪守职责。加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吸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校内外指导教师一方面需要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统一培训外,另一方面需增进相互的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教师队伍。

四、重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力度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为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要提供并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工程实训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政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起重要的桥梁与推动作用,通过对积极参与单位政策上的保障和经济上的支持,带动更多企业投身其中。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高,缩短就业适应期限,学校与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解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张与高校资源紧缺矛盾,将为我国今后大规模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及教育平台。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融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提高实践教学的成绩。

五、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近年来,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迅速增加,教育质量已经得到国际承认,但是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仍然偏重于学术的需求,而对实践应用能力的量化监控和评价则较少,没有彰显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制约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尽快完善生源选拔、指导教师遴选、课程设置等标准的相关制度。还应逐步建立一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国家和社会评估体系,对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学校声誉等方面制定出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评价反馈机制,来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公平、科学、规范,并以此来维护全日制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另外,质量反馈体系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实习单位工作情况、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教学质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跟踪调查来完成培养院校的管理水平的反馈等,这样才能分析学校成功的原因、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不断改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丽丽.全日制专业学位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比较[J].科技信息,2010,(19).

[2]李世彬.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6,(3).

[3]陈少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2010,6(27).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0024,SDYY11033)

作者简介:孙兰义(1972-),男,教授,从事化学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3:25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6:39:59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6:20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