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 Robert Jensen
哈佛大学 Nolan Miller
“吉芬行为:理论与证据”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吉芬商品”是指,随着价格上涨,对其需求不降反而增加的商品。常用的例子是爱尔兰饥荒时期的土豆,由于面临饥饿的威胁,尽管土豆价格上涨,但对其需求不降反增。这与传统经济学上认为的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下降,构成冲突。
吉芬商品真的存在吗?爱尔兰土豆的故事是真的吗?研究证实了爱尔兰土豆的故事是不可靠的。这对吉芬商品的研究而言,是很大的打击。
但研究者并没有放弃对吉芬商品的探寻。新的研究依旧追寻了传统的起点。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处于绝对贫困时将会在谷类和肉类之间做何选择?所谓绝对贫困人口,是指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少于一天1美元的生活费的人群。一个人要维持身体机能,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卡路里。满足身体对同等卡路里的需要,谷类比较便宜,肉类比较贵,所以通常而言,贫困人口会大量消费大米,而偶尔吃一次肉。
当谷类价格上涨时,由于预算有限,贫困人口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少吃谷类多吃肉;另一种是多吃谷类少吃肉,甚至不吃肉。很明显,即便谷类价格上涨,也不太可能比肉类贵。因此,在第一种选择情况下,减少谷类用于吃肉,能提供的总卡路里反而减少,所以理性的选择是第二种。而在第二种情况下,谷类价格上涨,但需求依旧上涨,这就能证实吉芬商品的存在。
作者通过对湖南贫困户补贴大米及对甘肃贫困户补贴小麦的实验,证实了吉芬商品在中国的确存在。湖南贫困户的吉芬行为很明显,补贴降低了大米价格,对大米的消费也就降低。反过来说,就是大米价涨,消费增多。
甘肃贫困户的吉芬行为不那么明显,但依旧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实验中小麦被替代成了面粉,而面粉是当地食物面条的主要成分。这对未来的扶贫政策提出的警示是,补贴可能不是个好政策。
北京大学 雷晓燕等
“医疗保险促进健康吗?——基于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讨论稿C2012010
医疗保险全民覆盖是各国医改主要推进的卫生政策,其巨额支出能否有效促进人们健康,成为全球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利用2007年-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各城市对参保人群的政府补助比例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成年人健康的因果影响,发现其显著提高了参保个人的健康水平,并对社会经济状态较差的人群起到了更大的健康效应。
通过对影响渠道的估计,研究还找到了城居保提高参保个人卫生服务利用但并未增加其经济负担的证据。这项研究的结果支持医保覆盖扩大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判断,特别是促进了弱势群体的健康。
威廉姆斯学院 Quamrul Ashraf
布朗大学 Oded Galor
“走出非洲假设、人类基因多样性
和比较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
国富国穷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解答。
人类“走出非洲”后,慢慢在世界各地定居下来。那些处在边缘的人率先走出非洲。他们走出非洲的距离长短,定居地的各种地理和自然资源条件,当然会影响经济发展。此外,各地实施不同的制度也会影响经济发展。但这些并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发展的差异。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新的进展使得利用现在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数据来研究经济发展成为可能。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分析基因多样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基因多样性的差异可以解释各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美洲土著和非洲的人类基因多样性程度低,不利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欧洲和亚洲的基因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基因多样性到底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