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书院政策与书院发展

2013-04-29 00:44陈春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书院

摘 要:书院虽然是有别于传统官学体系的教育形式,但发展到了清代,由于受到清廷文化教育政策的影响,书院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就书院政策而言,有清一代呈现了一个由防患到疏引、由抑制到开放的总趋势。因此,书院发展也经历了从渐趋消歇,争相创建,达到顶峰,直至衰亡的过程。

关键词:文化政策 清代教育 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始于唐而盛于宋,经元明而至清代,历时千余年。书院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别具一格的教育形式,并成为我国传统学术发展繁荣的重要渊薮。满清建立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后,在与汉文化的激烈交锋中,统治者不断地改变其文化政策。就书院政策而言,“有一个由防患到疏引、由抑制到开放的总趋势”{1},并最终将书院由外在变为内在,纳入国家的整个文化教育体系之中。

一、顺治年间百般抑制的书院政策

顺治年间(1644—1661),面对南明政权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强力反抗,清朝统治者采取了“高压”和“怀柔”并用的方针:政治上实行强化统治,大肆屠杀;文化教育方面则大兴科举,笼络人心。对于书院方面,清朝统治者则是百般抑制。顺治九年(1652),诏令“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2}。清初统治者限制书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看到明末书院别标门户,聚党空谈,与当权者相对立的倾向,从而对书院中人总是怀有戒备心理。清初的文化高压政策,直接导致书院讲会之风的渐趋消歇。这一禁令直到顺治十四年(1657)才开始有所松动。《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抚臣袁廓宇疏言:‘衡阳石鼓书院,崇祀汉臣诸葛亮及唐臣韩愈、宋臣朱熹等诸贤,聚生徒讲学于其中,延及元明不废。值明末兵火倾圮,祀典湮坠,今请倡率捐修以表彰前贤,兴起后学,岁时照常致祭。从之。”{3}满清对待书院态度的改变,一方面反映了统治者对书院制度的妥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数百年来所凝聚的书院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不可抑制的活力。

二、康熙年间适当宽松的书院政策

康熙年间(1662—1722),随着南明韩王政权的覆灭、台湾割据政权的灭亡、三藩之乱的平定、准噶尔叛乱的镇压、《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国家开始统一,社会趋向稳定,政权得到巩固。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也明显发生了变化,采取了适当放宽的政策,但同时又不解除禁令,正如邓洪波先生所言:“意在笼络人心,而又防止书院走向明末清议朝政之路,从源头上阻断明遗民利用书院反清的一切可能,将书院疏引导入其所设计好的发展轨道。”{4}

康熙放宽书院创建禁令的主要表现是给书院赐书赐额。《清朝文献通考》记载:

(康熙二十五年)颁发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于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以及白鹿洞院、岳麓书院,并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

(康熙)四十二年,御书“学宗洙泗”匾额,令悬山东济南省城书院。(《清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九)

(康熙四十四年)御书“正谊明道”匾额悬董仲舒祠,“经述造士”匾额悬胡安国书院。(《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

(康熙)六十一年,颁御书“学道还淳”匾额于苏州紫阳书院。(《清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九)

据邓洪波先生统计,康熙年间赐额书院就有23所。{5}从赐额的名称中,可以明显看出康熙皇帝对程朱理学的提倡以及希望借助书院讲学统一读书人思想的目的,也向民间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各地官府和士绅开始争相兴复、创建书院了。

三、雍正年间积极推行的书院政策

雍正年间,清政府基于推行教化、尊尚理学的需要,开始逐渐认识到书院在确立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书院政策的改变也就应运而生了。雍正十一年(1733),命直省省城设立书院,各赐帑金千两为营建之费。并颁布上谕曰:

谕内阁:……则建立书院,择一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之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著该督抚商酌奉行,各赐帑金一千两。将来士子群聚读书,须预为筹画,资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则书院之设,于士习文风有裨益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6}

雍正的此项举措,其目的是想把书院纳入官学化的轨道,借兴贤育才之名,行思想控制之实。但满清朝廷放开书院发展禁令的实质性政策拉开了清代书院大发展的序幕,在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清代书院的创建进入高峰时期。各省官员秉承圣意,于是纷纷创办书院,一时之间,清代书院的官学化可谓登峰造极。除了京师、省会书院外,各府、州、县书院也踊跃设立,这些书院中,“或绅士捐资倡立”,“或地方官拨公款经理”,书院一跃而成为科举官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曹松叶先生的统计,清代1800多所书院中,地方官员创办的有1088所,督抚创建的有186所,京官创建的有6所,朝廷敕建的有101所,民间创建者182所。另有不明创建者210所,其他情况者27所。{7}

四、乾隆年间全面扶持的书院政策

乾隆年间(1736—1795),清政府的书院政策相对稳定,逐步将书院纳入官办教育体系,在加强控制的前提下予以大力支持。乾隆元年(1736),在《训饬直省书院师生谕》中,清廷的书院政策表述得十分明确:

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材,广学校所不及。我世宗宪皇帝命设之省会,发帑金以资膏火,恩意至渥也。古者乡学之秀,始升于国,然其实诸侯之国皆有学。今府、州、县学并建,而无递升之法,国子监虽设于京师,而道里辽远,四方之士不能胥会,则书院即古侯国之学也。{8}

乾隆皇帝的这一上谕充分肯定了书院的作用和地位,将其定性为“导进人材”,以“广学校所不及”,而且将省会书院与“古侯国之学”并称,形成了国子监与地方官学之间的“递升之法”,书院成为了官学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教育体系。

乾隆皇帝对书院的支持还体现在朝廷对于书院膏火、文献资料的支持上。乾隆四年(1739),“上以浙江敷文书院生童众多,每岁帑金租息银仅四百余两,不足以敷饩廪,特命加赐帑金一千两,交与该抚经理,定取息银,以资诸生膏火。”{9}乾隆十六年,“又奉上谕:经史,学之根柢也。会城书院聚黉庠之秀而砥砺之,尤宜示之正学。朕时巡所至,有若江南之钟山书院,苏州之紫阳书院,杭州之敷文书院,各赐武英殿新刊《十三经》《二十二史》一部,资髦士稽古之学。”{10}

五、嘉、道、咸年间治理整顿的书院政策

随着书院官学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书院的管理越来越荒废与松弛,书院的山长延聘越来越草率与腐败,书院的教学质量越来越低下与衰落,清代官场的腐败之风渐渐侵袭书院的各个环节。书院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却在持续地走下坡路。在许多书院里,山长的延请,“不过情面荐托,山长到馆不过因循于事”{11}。针对如此境况,朝廷开始不断地颁布诏令,着手整顿书院。整顿的内容主要包括山长的延聘、教學指导思想的转变等。

如嘉庆二十二年(1817)上谕:“各省教官废弃职业,懒于月课,书院、义学夤缘推荐,滥膺讲席,并有索取束■,身不到馆者,殊失慎选师资之意。著该督抚学政等,务延经明行修之士讲习讨论,如有学品雍陋之人、滥竽充数者,立即斥退,以励师儒而端教术。”{12}

道光二年(1822)上谕:“各省府厅州县分设书院,原于学校相辅而行。近日废弛者多,整顿者少。如所称院长并不到馆及令教职兼充,且有并非科第出身之人■居是席,流品更为冒滥,实去名存,于教化有何裨益。著通谕各直省督抚,于所属书院,务须认真稽查,延请品学兼优绅士,住院训课。其向不到馆支取干俸之弊,永行禁止。至各属教职,俱有本任课士之责,嗣后亦不得兼充,以责专成。”{13}

道光十五年(1835)又下谕旨重申:“延请院长,必须精择品学兼优之士,不得徇情滥荐。”{14}

上述谕旨表明,由于各省书院的山长人选延请不力、徇私舞弊、滥竽充数,而省学、府学、州学、县学的教职人员往往兼任书院讲席却未能尽心尽力施教,从而导致书院师资力量的下滑和教学水平的下降。朝廷一方面认真稽查身不到馆却索取束■的行为,一方面严格禁止各属教职人员兼充书院讲席;同时,再次重申了山长人选的标准必须是“经明行修之士”,并且山长的聘请应由地方官会同教官、乡绅、耆老共同推荐。朝廷试图通过抓住山长这一核心人物来达到重振书院生机与活力之目的。

六、清代晚期修复与变革的书院政策

同治年间(1862—1874),太平天国刚被镇压,朝廷就下诏清理因战事而流失的书院财产,恢复办学,上谕:“近来军务省分各府州县,竟将书院公项藉端挪移,以致肄业无人,月课废弛。嗣后,由各督抚严饬所属,于事平之后,将书院膏火一项,凡从前置有公项田亩者,作速清理。其有原存经费无存者,亦当设法办理,使士子等聚处观摩,庶举业不致久废,而人心可以底定。”{15}在朝廷发展文教、“底定人心”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在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晚清书院进入了一个“超高速发展”{16}的时期。特别是一批著名的地方军政大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宝桢、张之洞等,积极支持,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修复并创建了众多书院,使得书院的发展就数量而言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败,清政府从大梦中惊醒过来,开始深刻反思自身的政治制度、军事管理、文化教育等现实问题。人民普遍认为兴学育才、整顿书院,刻不容缓。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皇帝发布上谕,限定两个月内将全国大小书院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史称“戊戌书院改制”,其中书院改制的典范就是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又下达了书院改制上谕,责令各省均须在省城设立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17}经过清末二十多年的书院改制,古老的书院历经千年终于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沉寂在了文化的长河中。

{1}{4}{5}{16}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29页,第431页,第432页。

{2} 《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学校部》,卷三八三。

{3} 《清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九,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3页。

{6} 《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7} 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连载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十集第111—114期,1929年12月—1930年1月。

{8} 《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二十,中华书局影印本;见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中),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7页。

{9} 《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

{10} 《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

{11} 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1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13}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14}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1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六。

{17}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9页。

作 者:陈春华,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史料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福州西湖书院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办好书院 造福农村孩子
书院讲习一例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