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际,随着国学教育机构和国学研究机构的创办、国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普通中学课程体系中国学内容的渗透力度的加大和中小学读经运动的推进,一场席卷全国教育界的国学教育运动宣告形成,引起了教育界、文化界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纷争。国学教育运动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兴起、高潮、衰落三个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将国学教育运动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国学教育运动形成的背景及其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国学教育运动的实质,进而对当前所倡导的国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审视。
关键词:民国时期 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运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国学教育机构和国学研究机构的创办、国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普通中学课程体系中国学内容的渗透力度的加大和中小学读经运动的推进,一场席卷全国教育界的国学教育运动宣告形成。这场运动在当时实属罕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将国学教育运动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国学教育运动形成的背景及其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国学教育运动的实质,进而对当前所倡导的国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审视。
一、民国时期国学教育运动形成的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南京临时政府,对清末的教育制度开始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改革。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布了两个重要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各科教科书,必须符合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禁止使用清末学部颁行的教科书;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出身制度。”{1}《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则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各科周教学课时数,它在中小学课程表中旗帜鲜明地废止了经科。在大学中经科亦被取消,因为经学已经被分解到哲学、史学诸科之中,已无独立存在的必要了。1912年3月2日,教育部通告各省:“高等以上学校一律禁止读《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皇朝掌故》和《国朝事实》等有碍民国精神的书籍。”这样,国学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量越来越轻,几乎荡然无存了。而对当时的私塾,中华民国教育部亦采取强硬态度,塾师要到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培训;教科书必须是经过民国教育部审察过的而且和相应的学校一致的,停止向学生教授“诗云子曰”之类的“勾当”。如果私塾顽固不改革,宁可使之关门大吉。
1920年,教育部下令,从这年秋季起,国民学校逐步从讲授文言文改为讲授白话文;在1922年冬之前,国民学校必须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材。{2}这就表明,从此以后,儿童一进入学校就学习现代汉语,而无需学习文言文的儒家经典著作。
1922年,教育部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所确立的“七条标准”是:“(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三)谋个性之发展;(四)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注意生活教育;(六)使教育易于普及;(七)多留地方伸缩余地。”{3}这些标准字里行间散发着对西学的青睐和对国学的漠视。这个学制的颁布,使中小学生对国学更加隔膜,几乎没有了与国学接触的机会。可见,自进入中华民国以来,随着一系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举措的实施,特别是“壬戌学制”的颁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在中国教育界越来越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从这一段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来看,教育上每每向前推进一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就愈加膨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盘就愈加失落一部分。{4}
二、民国时期国学教育运动的形成过程
(一)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
对于国学在大中小学及社会上地位的失落,一批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教育家、文化名流忧心忡忡,他们担心长此以往,面临的不但是忘国,更是忘文化的问题。康有为在其《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一文中就集中表达了他对国学惨境的深度忧虑。他认为,“吾中国人民百倍于丹、瑞,而自弃其国文,吾甚耻不如丹、瑞,而恐中国之不能立也。”{5}康有为的《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绝非一时兴之所致而为之,它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中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担心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思考。
如果说“五四”以前,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还只是呼吁挽救国学的话,那么“五四”以后,他们则转而采取实际行动以挽救国学。教育系统作为挽救国学的一个重要阵地,必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1921年北京大学筹设的研究所中开辟了国学门,1925年清华学校等国立大学创建研究院国学门或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机构。另外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岭南大学等教会大学也相继设立研究国学的专门机构。但这还仅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阶层面对国学的失落而在教育上采取的挽救措施,其影响的范围还是非常小的,还没有深入到社会中下层去。这一时期对国学教育的提倡也还只是停留在几所较有地位的高等学校中,而未在中小学中得以普及,还不足以形成国学教育运动,最多也只能算是国学教育运动的一个前奏而已。
(二)国学教育运动的高潮
1.精英阶层的国学教育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鉴于美国教育对中国至深至巨的影响,遂请第三者——以欧洲为主体的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6}1932年12月,国立编译馆翻译出版了由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撰写的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该报告明确指出:“中国为一文化久长之国学,如一个国学而牺牲它历史上整个的文化,未有不蒙重大的祸害”,而“现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即为一群人所造成的某种外国文化的特殊趋势,不论此趋势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或其他国家。影响最大的,要推美国。中国有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只晓得摹仿美国生活的外表,而不了解美国主义系产生于美国所特有的情状,与中国的迥不相同”。{7}国际教育联盟考察团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的公开出版,为国内的文化名流挽救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重要依据,也为他们在教育界提倡国学教育找到了坚强的后盾。此后,教育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国学教育推行措施,使国学教育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在精英阶层中,国学教育采取了如下两种主要措施。其一,创办国学教育机构。国学教育运动兴起后第一个成立的专门的国学教育机构应推无锡国学专修馆。1933年,河南洛学国学专修馆也在洛阳老城创办。一些大学也创设了国学教育机构或在国文系、史学系中加设国学课程。其二,开展国学研究,创办国学研究杂志。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是民国时期第一个国学研究机构。1925年,清华学校设立研究院,最先开办的为国学一门。像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福建协合大学等教会大学中也形成了研究国学的热潮。与此同时,教育界、学术界创办了一批国学研究方面的杂志,如:《国学丛刊》《国学汇编》《论学》《国学》等。这些都还只是精英阶层中的国学教育和国学研究,国学教育还必须在中下阶层中生根发芽。
2.中下阶层的国学教育运动
在中下层社会,国学教育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以及读经运动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通中学的课程虽没有“国学”字样,却有大量的内容出现于其中。{8}国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渗透而进入学校的课程之中的,进而使学生受到国学教育。如南京金陵中学初中在必读书目中有《孟子》《曾文正公家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高中必读《水浒传》《儒林外史》《论语》《大学》《中庸》《左传》《诗经》《史记》《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国学必读》《书目答问》等。{9}与此同时,湖南、广东两省发起了中小学生读经活动。1935年4月,湖南省主席何健通令全省中小学实行读经,并派专门人员编订读经教材。湘粤两省发起的中小学生读经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七十二位教育界、文化界著名人士就中小学读经问题欢聚一堂,各抒己见。 《教育杂志》第25卷第5期为读经问题专号,刊发了七十二位专家对当时中小学读经问题的高见。一时间,国学教育在教育界被炒得沸沸扬扬。
3.统治阶层的推波助澜
统治阶层这一时期对国学教育也提倡有加,这也助长了国学教育运动声势。1934年,蒋介石大张旗鼓地在全国发起以恢复儒家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新生活运动”。在蒋介石看来,中国社会的所有颓风败俗,都是由于“固有道德”沦丧、“礼义廉耻”不张之故。因此,“新生活运动”就是要努力恢复“中华民族固有之德性”,以“礼义廉耻为基准”。{10}1939年3月,蒋介石在对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的《训词》中说,当时各个学校的校训非常不一致,因而要把所谓“四维”,即“礼、义、廉、耻”作为全国学校的共同校训;把所谓“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全国青年的共同守则。{11}可见,统治当局也自始至终提倡对国民的传统道德的培养;在教育上的主要措施,即采取国学教育。统治当局和教育界、学术界、文化名流的不谋而合的对国学教育的大力提倡,使这一时期的国学教育运动如火如荼开展,同时舆论也莫衷一是。
三、国学教育运动的衰落
国学教育在经历了一阵热潮之后,一百四十八位教育文化名流签名的《我们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见》指出:“不错,中国民族必须有自信心,信赖我们的自立能力;我们不愿做帝国主义的奴隶,我们要从现在的次殖民地的政治局面挣扎出来,我们要完成民族解放的功业,但这一切,并不是憧憬于过去的光荣就可以成功的。一切破落户捧着废址上的残砖碎瓦,以为这就可以重建楼台,谁都知道只是一个愚妄的梦想!”{12}这就无疑给了国学教育救国者当头一棒。国学教育救国、读经救国在大敌当前都是不切实际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打破了中国教育的正常发展。国民政府按照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战时当做平时看的”方针。国学教育也随着战争的到来而逐渐声浪日下。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学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3}可见,大局的转变:教育中大力提倡科学技术教育,国学教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潮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1}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592页。
{3} 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04—805页。
{4}{8}{9} 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09页。
{6} 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24—25页。
{10} 李兴华:《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6页。
{11}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编,第55页;见欧阳怀《抗战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载《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1期,1947年1月。
{12} 《我们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意见》,《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海书店1935年影印版。
{13} 瞿保奎主编:《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基金项目:本文为珠海市社科“十二五”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立项编号:201229)系列成果
作 者:王红艳,教育学硕士,广东省科技干部學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教育学原理。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