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实践能力课堂

2013-04-29 00:44鄢勇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学习小组实践活动

鄢勇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从中考考察到课堂实践无不都在探索如何将基础知识转换成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参照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设置有针对性的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方案来抓住学生认知与知识点的结合点,优化教学流程,剔除死角,有效提升学生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认知规律;实践活动;课堂流程;学习小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初中数学课堂逐渐走上以生为本,知识转化能力的正轨道路,课堂面貌得到了积极的改观。作为初中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试题也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数学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三数学课堂更不能再沿袭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要尽最大可能祛除改革死角,主动去探索和优化教学流程,最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帮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完善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益。鉴于此,笔者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实现能力型课堂进行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契合学生认知,设置高效课堂

课堂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阵地,是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的渊薮,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囿于45分钟的时间限制,和初中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认知特点,我们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契合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以期来激活他们探索兴趣的课堂形式,或者构建学习小组让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高效数学课堂不能缺少以下三个元素:

(一)巧设趣味课导,诱发探索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课堂导入是激活课堂气氛,牵引学生探索兴趣的不二法门。课堂伊始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好奇心,巧妙设置趣味情境导入,牵引他们切入到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我们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笔者在课堂伊始就用一个故事来牵引大家探索:凯撒大帝统治埃及期间曾用马鞭指着巍峨的金字塔问埃及大臣:“你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该大臣回答:“陛下,经典上并没有它高度的记载,也没有人有能力爬上去测量它的高度”。凯撒微微一笑说:“那就让我来告诉我的臣民吧。”众人无不惊愕,然而没有想到凯撒并没有去攀爬,而是用长矛在士兵的协助下很快测出塔高131米。故事讲到这里猛然发问:同学们知道凯撒是如何用长矛就能测出金字塔的高度的吗?正在大家狐疑不决的档口,笔者因势利导:我们接下来就学习凯撒的这“独门绝技”———相似三角形……这个包袱紧紧抓住学生的猎奇心和探索欲望,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构建学习小组,统筹合作学习

学习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是互动探索,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同学们来共同探索,一起提高。教学实践中,统筹小组学习不能机械地以前后桌地域性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探索:第一,人数要合理科学,太多不好统筹,太少可能讨论不充分,通常是5个人左右;第二,学习小组要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为原则。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不能盲目地组建小组,要从每位同学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情出发,争取将层次、能力和特质不同的同学进行统筹搭配,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均匀的学生层次分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积极学习状态,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结合生活实例,当堂巩固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数学在我们周边生活中有很好的体现,无论是进货卖东西、还是投资理财提高收入等等,我们都可以用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线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家的数学运用能力。

比如:在探索“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结合如下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探索:小花开网店,通常每天平均可以卖出30双鞋,每双鞋获利50元。五一节日期间,为了促销策划活动方案。统计以前的数据显示,假如单价降低1元,平均销量每天会增加2双。假如该方案要求网店在五一期间达到每天不少于1200元的利润,我们应该怎样调配价格?如此问题设置,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二、客观对待错误,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应该”将错就错”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反思,强化正确取向。

我们在学习和练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发现错误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通过对比加深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补充和巩固学生数学学习时的不足,同时可以激发同学们寻找更便捷的解题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平均数》时,笔者要求同学们算出全班人的平均岁数,许多同学都觉得简单,以所有人的岁数相加然后除以总人数,而有的则说先分别统计12岁到14岁的学生各多少人,如果12岁的为a人,13岁的为b人,14岁的为c人,那么全班的平均年龄就是(12a+13b+13c)再除以全班人数就能得出平均年龄。这个简单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第一种解法方式虽然可行,但是具有的实际操作性不强,而另外一种解答方式则能方便快捷的解答这一数学问题。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种解答方式进行对比,那么显然第二种解法方式要方便快捷一点,尤其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实际问题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找出更加准确快捷的解答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优化课堂作业,鼓励参与实践

当堂作业是利用课堂后几分钟对新学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它能有效巩固知识,抵制遗忘,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材的充分利用会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常给大家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来趁热打铁,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期突破固定的学习模式,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假如a和b存在ab=1,那么1/(a2+1)+1/(b2+1)=____。这样的试题就比较开放,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索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有的同学就想到了特殊值法很快得出答案;也有的将ab=1带入求得结果等,学生寻找不同的数学解法和解题思路时,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数学知识,让学生敢于突破思维定势,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笔者在以生为本课堂新理念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心得。此外,我们还需要努力构建实践课堂,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当堂将理论知识生成能力。当然,教学实践中,我们当然不能拘泥于以上几点,我们要在还原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摒弃枯燥的理论说教和题海论证,要适时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和认知规律出发来进行研究与探索,然后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博采众长,摸索出适合班级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完成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政.初中数学课堂高效转型探索新的[N];中学生数学报,2011年.

[2]杨兴辉.响应新课标提升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师),2012年12期.

[3]韦增棵.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炼成的[J];中学生数理化,2012年10期.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学习小组实践活动
如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