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慧霞
探究性教学是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实验因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是以实验选题为中小主题,进行一定层面的分析和思考,探索未知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探索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采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开展有效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作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呢?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我们身边处处有蕴含化学问题的素材,但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非常熟悉的素材,学生熟视无睹更无法引起他们的思考,完全陌生的素材,百探无一得,容易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只有那些难易适度、学生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素材,才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不得”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运用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师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多且趋于自然化。交流互动有师生间的,生生间的,随着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出现了人机间的。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神坛上走下来,学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把自己看做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主动与学生交换思想,引起学生间的讨论。因相互间的地位自然平等,师生心理宽松,容易畅所欲言。可见交流互动的自然化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师生角色的转变。
探究性实验的科学性非常强,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与化学理论知识、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必须一致。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和记录实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是增设探究性实验的宗旨。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实验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验性,坚持创造性原则,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认识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题内容是书本知识的升华,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范围,即设计实验必须切实可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既不低估又不高估学生的水平。探究性实验一般难度较大,如果学生经验不足,就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实验内容除课本外,还应该选用有关日常生活、环境、军事、能源、生产等实际问题,通过探究解决与人类自身紧密联系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创造欲。
二、注重验证性实验的探究
实验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得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树立科学精神,形成科学品德,产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某个结论。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用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避开实验条件,调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地锻炼探究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有利于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实际探究中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能力。
“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要求教师精心指导,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亲手实验探究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它是学生创新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结论直接生硬地告诉学生,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特殊的探究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采用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科学方法探究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引导、探究、训练三者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要大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