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凤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38-02
一、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在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其他工作如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相比,课堂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我国,小学教育的目的与整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对公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为他们的生活和接受进一步教育做准备。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任务主要可以概况为两个方面:
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小学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性的,是小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教师要保证学生学好各门课程,为他们打下扎实、全面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对小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①学习能力。首先要帮助小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其次,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技能。再次,要注意启发和引导。这三个方面的良好发展,不仅对于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使得他们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②引导学生逐步地理解和形成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包括文明礼貌习惯、公共秩序、学校的学习制度等等。③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积极的态度和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受到他人的接纳,并且能够接纳他人;能够信任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善于与人合作。④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的教学活动要为儿童创造发展思维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促使他们去进行主导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于思维、乐于思维的习惯。⑤实践能力。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在于实践,在小学阶段应当不断使学生体验到在学校所学习的各种知识的实际用途,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⑥创造能力。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较少受到人类已有经验的束缚,因此比成人更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予以保护、鼓励和宽容,只有这样,萌芽的创造力才能够得到成长的机会。
二、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幻灯机、电影、唱片、录音机、闭路电视和语音教室、计算机等。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将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导致课堂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设的教育情境不够直观、形象。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没有重视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性运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的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选择的综合运用。
3.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实践。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消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接受和消化知识,不要出现满堂灌,一味地将大量的知识塞给学生,因为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三、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对策
1.加强课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A.首先要熟悉教材,只有熟悉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操作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以免无法正常进行教学。B.准备必要的教具和学具,避免放录音的时候找不到播放内容的具体位置。C.准备合适的教学方法,即创设什么样的情境,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法。D.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典型的例子作为例证。
2.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一位好教师应具备幽默感,一个谈吐幽默的教师往往给学生以力度和信心感,容易博得学生的好感。教师教学中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课堂上的沉闷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和教育。
3.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已经由封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该想办法在课堂上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包括一些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如,在课堂上多用鼓励性语言,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应该耐心认真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内容;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小学生的知识面很狭隘,教师要通过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物或周围生活的细节作为典型例子展开讨论,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并且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东西与实际联系起来。
5.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定符合学生的游戏,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空间。我们必须利用充分的时间来备课,只有在备课前查阅更多的资料使得知识更加全面和准确,从而学生了解得更多,在课堂上才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有效的资本。
参考文献:
[1]张欢.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吴芬.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