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凤
摘 要: “解决问题”指学生在全新的场景中,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原有的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被“解决问题”的概念所代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新的“解决问题”该如何理解?笔者在此不揣浅陋,试对该概念作阐释。
一、“解决问题”的内涵
在以往的教材中,所用到的“应用题”概念是指“根据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并不是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而是经过人工提炼整理过的。这种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并非实际问题,而是根据原始的实际问题进行人工加工的结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题目训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这种特点,传统的应用题往往结构单一,脱离生活实际。发展到最后,应用题训练的主要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解决问题”替换了传统的“应用题”,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强调心理认知过程,而不是强调解题的技巧。一定程度上,最终解决的结果不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外延
“解决问题”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包括的内容对象。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个概念包含哪些外延呢?翻阅教材不难发现,当前“解决问题”这个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方程式等的代数概念的应用,空间与图形的问题解决,概率与统计手段的运用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外延内容。
三、“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数学能力形成时所依托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解决问题”最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并不能只靠间接经验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靠直接经验获得。即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才能切实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最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解决问题活动时,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三)精心选择和设计场景。“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要求有场景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时必须对场景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如教学体积公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到正在修的沟渠边上或自来水池边上,量算需要挖的土方或能蓄积的水量。有些内容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可设计相应的场景进行教学,比如速度与里程方面问题的教学,在现场生活中不便参与,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模拟场景中进行。
(四)注意科学引导和评价。教师在指导“解决问题”活动时,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指导原则,切不可不指导或乱指导,更不可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有充分的认知。
(五)注意循序渐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执行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遵照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作出安排,让学生适当作出努力就能成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感觉到有挑战性。
(六)参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切实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去年要在校园内铺一条路,需要预算经费。笔者就带领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到建材市场了解相关材料价格,最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该方案后来被校方认可,令所有参与的学生兴奋不已。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此后,他们学习数学便有了更强的主动性,并且常常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不定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比赛。在特定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比赛,看面对实际问题时,谁能提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法,谁的办法更有效率,等等。
(八)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在当前时代,合作精神很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让他们意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真正价值。
四、“解决问题”能力评价
“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的方式要力求多元化,要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科学评价,一般可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级。评价过程中,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嘉奖。
总之,“解决问题”取代“应用题”而出现在新课标中,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上下工夫,让他们切实形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