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幼儿本位,立足有效教学

2013-04-29 23:32陈玉芬
考试周刊 2013年50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幼儿教育有效教学

陈玉芬

摘 要: 目前,在基础教育中,随着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施行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课改理念融会贯通于幼儿教育,就是在教育活动中给教师创造灵活的课程选择空间,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开展广泛的课改观摩活动,“课程改革”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各种课程模式随之应运而生,“幼儿园课程改革”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幼儿园只有把课程改革同教师的专业成长统一起来,才能使课程改革卓有成效。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有效教学 文化安全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幼儿园是儿童受教育最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最直接地影响着幼儿。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时时敦促我们与时俱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得到了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热切关注与积极支持。幼儿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与实施《新纲要》,必将为幼儿带来快乐而幸福的童年。这就要求有新型教育理念的幼儿教师实施新一轮充满创造性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因此,有必要呼唤幼儿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呼唤幼儿教师的成长。

一、重视语言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中国的幼儿英语教育正在不断升温,各类双语幼儿园、幼儿外语学校大量涌现,但是是否应该冷静而理智地思考一下:在幼儿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否适当?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习得及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一些教育工作者正是认识到这一年龄阶段语言学习的有利时机和条件,将外语教育引入幼儿语言学习。但是这种英汉交互的双语教育模式,可能会对幼儿的母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他们对语言的认知能力比较弱,在母语刚刚开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幼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尚未确立,这时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接触西方文化,可能会加快他们对自身文化疏远。所以,从国家语言文化安全的角度看,幼儿教育阶段应以母语的学习为主。

二、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实现角色的新定位与转换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课程”只是政府和有关学科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考虑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统一编制的教材去教,教学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内容,幼儿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类分科“知识”。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僵化、陈旧,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的兴趣。而教师的教育活动也不断走向模式化、机械化,课堂缺乏活力。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教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只对统编的教学内容、手段、形式感兴趣,而对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课程理念漠不关心。教师机械、被动地教,幼儿机械被动地学。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实质感到迷茫。这是以往课程改革的致命弊端,也是影响教师角色转变的最大障碍。因此,教师要根据主题特点,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经常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改中成长

以活动为现场、教学为中心、幼儿为主体进行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吸收,对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困惑,进行研讨互学互帮,运用集体智慧,解决了很多问题,使大家不断领悟到课改教育理念的真谛,不断地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对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并投入到新课改的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最高境界——有效促进幼儿的个体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幼儿园课程正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当然这与我国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为西方文化所影响,幼儿园也不例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吸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内容。我国幼儿园课程可以从国外的幼儿教育中获取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运用的课程。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文化中的有益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成分,因为,只有文化的交流,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和接纳才会有益于文化的发展,只是在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中,占主流的应该是中华优秀文化及能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根本价值的东西。幼儿园课程内容只有多多关照这种优秀的、适合幼儿的民族文化,多多吸纳富有地域色彩和民间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五、发挥新课改的评价作用,激励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过去对幼儿的评价重在知识、技能的评价。而新课改的评价,重视对幼儿的发展性评价。幼儿由于遗传、生活环境、社区环境因素等,形成了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既要关注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及发展,对幼儿进行多元评价,使幼儿个性得到发展。

1.多运用肯定性评价。

在引导幼儿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多运用肯定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尊重、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己长处,增强自信,将优势智能经验迁移到弱势领域,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2.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发展性评价是在了解幼儿个体差异后因势利导,肯定幼儿长处,指明发展方向,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样,既促进了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又调动了评价活动的参与者对评价的认同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现代幼儿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做事不甘落后,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不要低估幼儿的能力。

在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新理念、新名词下,幼儿教师应清醒、正确地分析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规律,回归幼儿本位,立足于有效教学。同时,要加大力度进行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让教师在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平台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水平,让幼儿园课程在不断改革与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幼儿教育有效教学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