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大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本文就《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教学,从课堂导学的层面作一点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62-02
高校的课堂教学已远离中学阶段“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套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大学教学的着眼点更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职业能力。既然这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考,把学习的自主权、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人本教育思想。基于学生主体的思考,本文就《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教学,从课堂导学的层面作一点思考与探究。课堂导学更多在高中及以下的教学体系中得以应用[1,2],但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也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坚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现实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将会产生的深远意义等层面,积极推行由“知”到“行”的课堂导学理念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大学生学龄特点及刚走出青春期的个性与共性的表现,特别是当下普通教育应试味浓重,校园生活与社会现实生活差距巨大,家庭差异悬殊,很多学生养成了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严重缺乏主动学习自主思考意识,学习活动主体意识薄弱,这就告诉我们要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食品营养与安全》是本校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推出的一门品牌通识课程,推行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及自主发展等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时下流行的各种教学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发式教学理论以及个性化学习思潮,都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在“学生主体”上的课堂导学,就是以学生为本,以达成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自我探究与合作互助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食品营养与安全基础知识与相关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主生成并建构,从而有效获取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与卫生意识及相关能力,这就是“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的基本认识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试行开展“做中教”——行动、活动、劳动中展开教学,最大化发挥学生多元求知潜能,营造良好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学习氛围,以争取更优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就会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方法主动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尝试、实践、摸索,期间不自觉地就会把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指导应用和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有机地融合,开始并积极推动着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等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符合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特色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有“学生主体”的意识和理念,课堂就会有基于学生主体的课堂导学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
二、践行学生主体教学,坚持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标准,从导学设计、导学实施及建设导学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努力推动由“行”到“知”——“做中学”的课堂导学过程
有了正确的理念作指导,还需要实践反复检验其“正确”性,何况理论的指导绝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必须依据实际“学情”实事求是开展实施,遇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有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我们思考研究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如何在实验实践中落实“学生主体”问题的探讨,这是“基于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重点放在整体思路与设想上,有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有了课堂教学导学的整体设想与思路,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寻求更加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流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思维活动规律,确实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认知学习规律。但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应继续追问:“‘疑从何而来?”这答案似乎很明确,“从生活中来。”然而,现实中大学生比较单一的生活,似乎没有多少东西能激发他们生“疑”。为此,我探讨的重点就是在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上,通过学习行动,通过导学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与问题以“疑问”的方式“晒”出来,借助导学“行”动,获得真“知”。所以,在《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他们虽然社会经验缺乏,但在他们脑中关于近年来“食品营养与安全事故”的了解依然是很丰富的,因为生活和成长经历并没有亏待过他们,他们各自不同的家庭与社会生活环境,储备了诸多相关的知识;而学习就是把新知识与原有旧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的能力,我们对大学生在未上大学之前已有的食品营养及安全的知识与技能及其学习能力应给予充分的信任,课堂上让学生变成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由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组织调查研讨,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让学生在食品营养与安全学习中“动”起来,“做”起来,在“做”的实际行动过程中发现、生成真实的“疑问”,给学生提供“疑”的可能和现实基础,给学生搭建质疑的激励“平台”和诱导“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善于发现“疑问”——“怎么才能记住记牢食品营养相关知识?怎样树立食品安全与卫生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确实遇到发现“问题”、“难题”,这样就形成围绕“做中学”为主旋律的螺旋式的一个个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习圈:从事动手动脑“做”的学习活动(起点)—“做”(活动)中发现疑问—对所发现的疑问积极思考—深入学习探究活动(终点,又回到起点),再发现或生成新的疑问,再进入思考,再学习探究……于是,学习—疑问—思考—学习,周而复始。同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检验、补充完善“学生主体的高校课堂教学导学”的教学理念。由这样的想法和思路引发开来,自然就会产生“学生主体”的以“做中学”为学习活动主旋律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设计(导学方案)、导学过程和导学评价激励机制等,就会在课堂导入、情境营造、问题设置、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语言、随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等课堂组织的每一个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主体”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探讨形成诸如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自主阅读体验—互助释疑探究—互动研讨生成—互动展示分享—自主作业巩固—课外拓展延伸”等作为基本流程的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堂导学模式。这个导学实践过程,就是落实由“行”到“知”的认知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实践行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行动中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在行动中学到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获得相关技能。恰好验证了这个“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堂导学”可行性和研究价值。当然,“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导学激发学生学习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学习的能力,学会解决本课程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课、通识课学习习惯与品质,同时教学中体现教师民主教学与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人本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导学过程对教师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的高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相信“基于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能让每位同学身心愉悦地主动学习思考,在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互助探究中学好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掌握相关知识运用能力及实践技能,发现自身特长,助推综合素质提升,并让每一位学生的自我价值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体现。
参考文献:
[1]杨云生.小班化背景下的“读议展点练”课堂导学模型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2,(6):83-84.
[2]杨斌奎.课堂导学的设计策略与实践思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153-154.
作者简介:曹亦菲,女,博士,讲师,1978.02.10,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