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
摘 要: 多媒体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它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优化导入;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思维;能让小学汉字教学“活”起来;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课文。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创设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者共同参与的过程,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多媒体介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使教学的内容、方法乃至教学模式带有更强的新颖性、变化性、刺激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获得视听等多种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优化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比如在导入小学语文《找春天》一文时,教师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说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景象,课文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天呢?”教师的导语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上。在轻松优美的音乐《春天在哪里》中,屏幕上出现了这样几组画面:小草钻出地面,桃花扬着笑脸,杨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细雨如丝、如缕。在画面展示过程中,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很快为描绘的美妙景物深深陶醉,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领悟春的活力和生命气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让汉字教学“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使汉字教学更加生活化、人性化,使枯燥的汉字教学“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低年级在“玩中学、乐中学”的教学特点。
1.利用可控动画学汉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就是这个道理。
多媒体教学让偏旁、部首动了起来,让汉字活了起来。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依据课文内容,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图画,并且配以音乐,教师可相机在实物旁打出生字,生字用红色显示。一幅幅声情并茂的图画仿佛把学生带入了实景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配音规范读写。
新课标把低年级的识字、写字列入了“战略目标”、“刚性指标”,可以说它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呢?这不仅要靠多媒体的帮忙,还要靠教师创造性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写字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给每个生字都配上读音,这样能避免一些教师发音不准给学生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方言区,读音问题尤为严峻,配音教学非常必要。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思维。
语文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学重难点,从而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中“葫芦叶上的蚜虫更多了,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对于蚜虫和葫芦变黄掉落的联系,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认识,只是从文字上接受理解。而我从多媒体上找到了葫芦生长过程及叶子长蚜虫到葫芦掉落过程的相关视频,让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重点句子,更理解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深刻含义。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口语交际和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课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感的训练不能仅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多媒体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而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小学语文《雷雨》一课,我在多媒体上找到了相关的声音、图片资料。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雨过天晴,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通过视频信息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依托多媒体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感悟课文、理解文本。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课前师生可以共同查找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及《将相和》的历史片段,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看。故事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精心讲解,可设计“动画课本剧”,由学生为廉颇、蔺相如配音。通过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到与文本的交流中,并且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形象。
总之,无论是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阅读教学,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重难点的突破,借助多媒体教学无疑能为课堂锦上添花,为教学研究提供更加生动的素材,为农村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