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职业胜任力引发的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思考

2013-04-29 13:00蒋玉宇,藤丽萍,胡昕,邱丽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50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

蒋玉宇,藤丽萍,胡昕,邱丽颖

摘要:为了顺应全球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职业胜任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护理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和对策:倡导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护理教学中的本土化过程;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主动实践;课程设置中体现社会与文化元素;建设面向大众医疗护理实践基地。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护理教育;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38-03

全球的医学教育已开始了第三代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目标[1],随着护理教育专业认证的兴起,本科护理专业教育已经出现了全球化的质量标准趋势,各国均制定了护理本科教育的最低标准,欧美国家的质量标准都以护理职业的胜任力为基准,而我国有关本科护理职业胜任力及其相匹配的标准尚处于起步阶段。十八大教育方针中强调高等教育应以学生质量为根本,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因此,如何以职业胜任力为切入点开展护理教育改革,使高等护理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是当代护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以护理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高等护理教育改革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国内外对职业胜任力的认知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启迪

职业胜任力的理论研究预示了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职业胜任力包括了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其中职业综合能力是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它有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数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方法能力(信息收集筛选、计划和决策、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能力)和社会能力(合作、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公正宽容和自律性,社会责任感)组成。麦克里兰博士提出的冰山模型将胜任力分为基础性素质(知识和技能)和鉴别性素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比较鉴别性素质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不难发现它们的重叠性较高。同时大量研究显示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个体职业的成功,而鉴别性素质却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成功[2]。可见,以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内容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将是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将是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际护理职业胜任力核心内容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趋势,预示了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将成为未来护理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美国护理学院协会于1998年确定了四项核心胜任力:评判性思维、沟通、评估、技术操作。澳大利亚护理协会于2000年确定了四个核心胜任力领域:专业和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护理活动的管理能力和增加病人保健能力的能力。英国NMC(英国护士和助产士协会,英国专门的护士注册机构)2004年分别从“职业伦理道德实践、提供护理、护理管理以及个人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力进行了界定。Lenburgt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确定了八项护士执业的核心胜任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台湾地区的护理专业认证提出课程的8大核心能力:基础生物医学科学、一般护理技术、关爱、沟通与合作、评判性思考能力、伦理素养、克尽职责、终身学习。近来我国学者也开展了护理职业胜任力的研究,2009年制定了护理本科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标准框架模型,核心内容包括:科学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成长、信息处理、专业价值观、人际沟通、评判性思维、管理协作、终身学习[3-5]。比较不同阶段护理职业胜任力的核心内容,不难发现,职业综合能力在职业胜任力中占据的比重愈来愈大,但对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由此说明,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的趋势将以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如何将塑造社会责任心融入护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中将成为未来护理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

1.我国在职业胜任力培养上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比较国内外学者设定的本科护理职业胜任力,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①有名无实:国内外胜任力标准无实质性差异,但我们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常无所适从,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在临床能正确地表述所学的知识,但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自然地应用到分析问题、实施护理中。②职业胜任力的不平衡发展:学生表现为高分低能,出现了维护理技术为上、为要的现象,忽视学生专业价值、专业人文素养、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基础生物医学科学、一般护理技术高于欧美学生,而其他能力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的学生。③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患者人群的变化、文化多元性、慢性病患者长期带病生存、患者就医行为方式变化以及公众期望值增加、医患关系复杂化所带来的挑战。究其原因,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单调死板是根本原因:我国以往的高等教育重视的是外延式发展,追求数量,势必忽视质量。教师在教学中仅是将知识讲给学生听,缺少“授之以渔”,引领学生学习的理念。教学以班级为整体,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单向填鸭式的讲授过程及统一试卷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习惯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予应用,学生思辨的临床思维训练只是“纸上谈兵”而无实战,限制了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因此,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为要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及评价体制是解决上述有名无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2.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势在必行。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它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效益的全面进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未来高等学校生源的减少,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学校、专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因此,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本科人才和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相吻合的。另外,根据内涵式发展的典范美英等国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提高质量、培养世界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追求,它们都有其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哈佛的案例教学方法风靡世界。因此,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改革是解决目前护理职业胜任力培养问题的一剂良药,是理性的选择。

3.提倡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优势各有千秋:基于问题学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团队学习(TBL,team based learning)、案例学习(CBL,case 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是目前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PBL不仅对学生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与本科护理职业胜任力是吻合的。TBL教学模式是继PBL之后的教学模式,它兼顾了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已在欧美多家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6]。CBL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并有开展C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趋势,该模式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8,9]。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7]。

4.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本土化问题。近来,教育者引入PBL、TBL、CBL的教学方法被教育者们应用到教学中,但教学效果参次不齐,有的甚至不尽人意。西方现代的教学方法何以面临如此之尴尬境地?外部原因分析:使用者对其认识不够,使用时不规范;学生以往学习的定式对这些教学方式不适应;辅助这些教学方法实施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硬件设备在我国比较缺乏。如案例教学中,存在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等问题。教学方法本身的缺点:PBL教学中设计问题不够巧妙、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以往的实践也证实了PBL的缺点;TBL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优生在其中得到充分发展,讨论内容过于简单,讨论没有中心,浪费课堂时间。CBL中,案例并不能包含原理性、概念性相对比较强的课程内容,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上不如传统教学有优势。因此,在开展上述教学方法改革前,应当充分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状况、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改良上述的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我国国情,切忌生搬硬套,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终极目标。因此,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本土化问题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课程设置体现社会与文化、强化主动实践

1.护理专业课程实施中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主动实践。方法能力是综合职业胜任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部分能力在护理职业胜任力中体现为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根据中文版的评判性思维评价量表,评判性思维有7个特质表现:求知欲、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自信心和系统化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上述7方面特质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跨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麻省理工学院在本科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教学、科研与校园社区相结合的原则。加州大学伯克利的本科生通过给予研究性课程20个以上的学分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如“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实地研究”、“四年级论文”等。而护理本科专业第四年是临床实习阶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又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环节和内容,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开展科研提供了时间和场所的便利。故我们认为在护理专业课程实施中、实习期间,将护理科研与专业实践有机的融合是可行的、可以强化学生主动实践,利于职业胜任力的培养。

2.课程中体现社会与文化元素;建设面向大众医疗护理的实践基地。在职业胜任力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均将社会元素列入其中,如社会能力、社会角色。课程设置包含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社会、文化元素融入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中,才能实现职业胜任力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卫生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使教学适应形势的发展,是对卫生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通过课程整合,优化课程设置是必然的。当代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实践中体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故护理课程设置中体现社会和文化元素、促进课程整合成为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面向大众医疗的护理实践基地,如社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践基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基层实践是护理教育改革的趋势。

四、结语

关于职业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广泛,但职业胜任力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期望通过对护理毕业生胜任力大规模的评价,利用诊断性评价结果引领我国护理教育的改革,培养“卓越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Frenk J,Chen L,Bhutta ZA,Cohen J,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 Lancet.2010,376,(9756).

[2]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3]赵戎蓉,吴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4]赵戎蓉,吴瑛.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

[5]曹梅娟,姜安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

[6]Foss GF,Janken JK,Langford DR,et al. Using professional specialty competencies to guide cours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4,43(8).

[7]Dolder CR,Olin JL,Alston GL. Am J Pharm Educ.Prospective measurement 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urse sequence.2012 Nov 12;76(9):179. doi:10.5688/ajpe769179.

[8]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9]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2013年教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Z201303

作者简介:蒋玉宇,女(1971—),江苏无锡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老年慢性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
探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漫谈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的途径探析
应用于不同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法研究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西部某新建本科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对策探讨
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SWOT分析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美国设立CNL对我国护生护理领导能力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