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兰
语文新课标大纲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改下如何适应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积极探索新课改,更新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角色形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些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指导学生上都已经力不从心,存在着方法陈旧、知识更新慢、知识面窄等问题,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才能成为教学的真正能手。教师应有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才能在教学上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角色形象,并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如课堂上巧妙利用贴近生活的导入,不但能快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共同参与,是促使学生对学科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课中运用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借助歌曲、图片、实物等,把抽象的知识、远离学生生活体验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此不疲,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课堂愉悦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要讲究课堂导入艺术,它熔铸了教师殚精竭虑的智慧,凝聚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识修养,要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神思飞越,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比如,在讲《爱莲说》这一课时,利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以一首《荷塘月色》的视频导入本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下,有些学生也跟着一起哼唱,课堂气氛随之活跃了起来,在浪漫的歌声和优美的荷花图片中,自然而然引出本节学习的主题《爱莲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和兴趣,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期待心理。课堂上再辅以专家的视频朗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课堂学习实效。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观点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刺激学生的材料,而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真正落实每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这很重要。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如复习古诗词教学时,在课堂上以“快速接龙”或“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背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极高,精神集中,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课堂效果非常不错。这样的课堂学生很喜欢,教学内容很容易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经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赏析诗歌、精美散文时,我采用吟诵的手段,有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朗朗书声代替老师无休止的讲解。使文中之意皆出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互动的群言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师生、生生合作,和谐互动。
四、教师应该具备熟练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授的能力,要提高教学艺术性,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授课语言要有美感,教师授课时妙语连珠、形象生动、激情四溢,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感受语言之美,而且能使学生把老师作为一个知心朋友来接受,自然对教师所授的科目相当重视。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刻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高见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适时的启发,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厌学往往是从丧失信心开始的,教师讽刺挖苦的语言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丧失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出现不尽如人意的表现时,教师要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开导他;当他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热情地赞扬他,使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充满自信地迎接学习的挑战。
五、做好课后反思,注重自我评价。
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后的认真总结,是自己课堂教学最真实鲜活的直接感受,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疏漏之处或本节课的经验每天及时记录下来,反思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是什么?坚持不懈自我反思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法、学法,自觉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善、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教师若能对自己上的每节课都作反思,如反思环节设计、语言启发性、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讲解得是否准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等进行回顾反思,并很好地记录分析原因,作为下次上课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来指导所上的每一节课,长此以往,教师本人就会获得自我的正向激励与鞭策,点滴的总结收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学,就能在自我评价中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形成个人独有的教学气质和风格。
总之,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学理念提高了,业务知识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