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洲
我是个初中语文老师,今年已经是我第四次教初一的小朋友了。每教一次,都要带着学生读一遍《西游记》。
说实话,这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师徒几人的取经故事大家早已烂熟,学生们,包括我,都没心思再去细细阅读原著了,谁愿意再花时间去看一个大部头的并且已经知道开头结尾的故事呢?
但是不读,始终是违背教学要求的。怎么样才能把学生“按”进原著中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今年再次将阅读《西游记》的计划重新盘算的时候,我翻开原著,看着猴子的闹腾,八戒的痴傻,唐僧的古板,一些鲜活的故事又重现在脑海里。是啊,师徒四人的故事,已经被后人讲了一遍又一遍。
我突然觉得,带学生的这三年,其实也是一段取经路。每个班都有一个唐僧似的刻板而正经的班主任,有一群猴子似的不安份的学生,一群八戒般憨傻可爱的小胖子,一群沙和尚般默默努力的优等生。这也是一个取经团队,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师徒逗趣的故事。
所以我想到了这个题目《师如唐僧,生若悟空》。我想把师徒四人带入日常生活,读一回写一回。是对原著故事的解构瞎编,也是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融进故事。我不想再如唐僧般刻板,所以大部分时候才用无厘头解构的形式,瞎读瞎写。
当然,我的目的还是唤起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所以没有抛开原著乱编故事,还是尽量从原著中出来,因此文中有不少引用原著的地方。
我写了几回,拿给学生看。他们看得嘻嘻哈哈。我说,你们也可以写啊。然后,读西游,评西游,写西游的风潮开始在班上蔓延。不羁形式、不定内容、不限字数,你一小段我一小段地写,现在已经写了大半本笔记本。
其实我并不想挑战经典。我只是觉得,传统的崇高式的教学模式很难打入学生内心的时候,未尝不可给这些教学内容穿件潮点的新衣。
反正,我们的目的是读书,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