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晗
我们“高二”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同学内部流传的称呼是“阿拉巴”,自诩普通话考了97分还把阿拉伯数字说成“阿拉巴数字”,因而与这三个字结缘。在我们高中的百度贴吧里,还可以发现他在后来的学弟学妹那里又有了新的绰号“花生”(大约是由于外形)、“闪电”(总是能在自习课学生交头接耳时第一时间闪电般出现)。但那是别人的热闹,与我们的回忆无关,他只是我们的阿拉巴。
阿拉巴身材短小,比学校最矮的“根号2”老师高那么一点。但异常灵活,走起路来挺胸抬头像一只志得意满的麻雀。阿拉巴觉得高中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要特别对待。他自掏腰包为班级买了个挂钟,提醒大家注意时间观念。不过在学期过半他被临时调任高三某班的班主任时,他又专程回来告诉我们要走了。也可以理解,毕竟“高三”的时间更宝贵似乎也更重要些,所以大家戏谑一番也就决定忘记。
他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专程把班里的十几个男生叫到走廊里,单独开了一个主题为“珍爱人生,拒绝早恋”的会议,具体内容有男同学复述如下:我们班的漂亮女生的确不少,即使现在愿意和你在一起,一旦考上大学,优秀的人增多,人家不一定还会还看得上你。所以你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成功了之后美女大大的有。
阿拉巴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说多年后回看高中时写的东西会很有感触。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并不收上去看,我就开始随意写,关于隔壁班的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教室门前,关于篮球队的帅哥的一颦一笑。随着日记保密的程度逐渐升级,在老妈也成为读者后,日记就遭遇了“阅后即焚”的命运。16岁的心情难以保存,记忆里只剩下那个让我们写日记的人。
阿拉巴是个追求上进的人,比如说孜孜不倦地写论文评职称,各种自我表扬。他的某篇文章中讲班里学生如何跟他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比如“高二”某班的王小明同学向他倾诉情感上的烦恼:抑制不住对前排女生的想法,怕影响学习,主动申请把她调离得远一点。我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不单我知道,全班都知道,我们下几届的学生也都知道——一切只因为阿拉巴他老人家有做完文章给全班朗读的习惯。这是学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吗?还是顺带提点教化我们?总之,我们不过是忍受了一下他自诩主持人水准的普通话,王小明同学却是出名了,引来纷纷的垂询:你脑子进水了,还是跟那个女生有仇?
运动会上,教师参与有纪念奖,阿拉巴当即决定一展身手。当身着米白色保暖内衣的他和隔壁班身着利落运动装的帅哥班主任一起出现在起跑线上时,我们全班同学都风中凌乱无语凝噎。
许多年后,他提着秋裤奋力奔跑在塑胶跑道上的形象仍然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就算我忘記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其他老师,就算16岁暗恋的男生的样子也日益模糊,也忘不了他雄赳赳、气昂昂的步态。隔着岁月的风烟,我想他教给我的是:第一,当你志得意满时,所做的事很可能非常可笑;第二,就算别人都认为你是奇葩也没有关系,有强大的内心可以让凡人们颤抖。
(载洋荐自《三联生活周刊》)
责编: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