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史之乱爆发看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制约性

2013-04-29 09:30毛伟
2013年6期
关键词:管理意识公共危机唐玄宗

毛伟

摘要: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在唐朝出现过盛世,但是也有走向衰败的时期,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导线。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和重用增加了社会矛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在危机管理上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们根据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对唐朝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分析,了解制约唐玄宗个各危机管理意识的因素。

关键词:安史之乱;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思考

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根据史料显示,他是一位精通六艺、素质极高的人,在管理外交方面的优势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出来,但是在他处理安史之乱危机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他在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弱势。我们根据安史之乱的爆发,进一步的说明,在文章中看到唐玄宗在危险管理意识上的制约。

1、 安史之乱发生的危机潜伏时期

唐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一片盛世,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这样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让社会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进行,可是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出现的各种内部斗争、边界危机等,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让唐朝由盛世转向衰败。

(1) 官宦之间勾心斗角,损害国家的行政资源

在当时的唐朝出现了很多的精英,比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的勾心斗角,唐玄宗作为这些精英人士的管理者,却把精力过多的放在了他们权力的平衡上,消耗内部资源,却没有考虑过对国家将要面临的危机的化解。

比如说,在安禄山见到太子时,以自己是蕃人,不知道朝堂上的礼仪,也不知道太子是多大的官为由不行跪拜礼。这可以说明安禄山的对唐玄宗的忠心,在故意的装糊涂,进而把太子得罪了,当然唐玄宗得到了忠心大臣的提醒,说安禄山有可能要谋反。李林甫为了保住自己宰相职位,阻止安禄山向宰相之位晋级,就向唐玄宗奏言,然后废除了百年的名臣任职边帅和边帅就任国相的国家政策,但是唐玄宗却没有察觉到这里面存在一些隐患。

在李林甫去世之后,安禄山就成为了杨国忠的政治敌人,当然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在唐玄宗的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说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为了在博弈中争取到主动权,想唐玄宗表明了自己的中心。在当时安禄山和很多的朝廷大臣之间都有过节,这些大臣联合起来反对安禄山扩大力量[1]

(2)边关危患严重,安禄山开始扩大势力

自唐朝初建立起,边关问题一直是国家统治者的面临的巨大挑战,突厥、契丹、吐蕃等会不时地进行内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唐朝建立以后,就在边关的契丹等设立州府,让他们的首领担任州府的刺史,但是在武则天以后唐朝和契丹之间失和,契丹开始发生叛乱,导致辽西一带发生大乱。在以后的几年,契丹和其他边关部落联合,对唐朝边界进行大肆的内侵叛乱。

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刚刚登基的唐玄宗要树立在朝中的威信,力排众议,对契丹出兵讨伐,但是对契丹能力的评估失误,使得唐朝的主帅很难脱身,唐玄宗开始寻找熟悉那里地形地势的人士,这时安禄山就脱颖而出了。根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的出身卑微,担任过互市的小官,对那里的民俗风情比较了解,才会在大难之后被重用,所以安禄山的人生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在以后,边界几乎所有的州府都在安禄山的管辖内。

随着唐玄宗年龄的增加,和在感情上的一些打击,为了能够使国家稳定,有一个可以忠心与自己维护边界稳定的人,安禄山就被重用了,对于安禄山唐玄宗很是放心,所以慢慢的让安禄山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这充分的表明了安禄山的政治、经济地位。这是唐玄宗对安禄山的过分信任,这才帮助了安禄山和朝廷对抗[2]

2、 危机预防制度被破坏

在唐朝前期,国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很稳定,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这些危机预防制度被破坏了,预防危机的能力逐渐的丧失。

首先,在宰相分权的制度上遭遇了破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得到宰相职位轮换担任的制度也遭到了破坏,长期以来都是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任职,破坏了宰相原来的集体商议国事制度,变成了宰相专职制度。在那时出现了很多的政权上的变化,一人包揽多职多权想象很是盛行,杨国忠就是其中的一例,它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对案件进行办理,决定官员的去留问题,这些唐玄宗都不加过问。

其次,在内外军事制度上发生了逆转。唐朝实施了百年的府兵制就这样的被破坏了,在737年,府兵制彻底的结束了。招募兵制度在全国进行了推广,节度使有权进行自行的招募士兵,把节度使的权势一时间加大了,节度使的兵力财力得到了很多的扩充,而且都是在边界地带,内部的包括京师在内兵力甚弱,所以内外制衡的军事制度被破坏了。在742年,安禄山的兵力达到了20万,战斗力在全国的57万人中也是最强的。唐朝初期以来的内重外轻军事制度被逆转了,变成了内轻外重。

再次,地方军镇主管定期换防,成为了空设的制度。唐朝的各级官吏都是由中央进行任免和调动的,而且唐朝的节度使正常的调动换防周期时间为数年一任,在用人方面也才用了大臣任使节,安禄山在发生叛乱之前十多年没有更换过担任节度使的地方,这给他进行势力的培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由于唐玄宗的年事逐渐增高,所以在施政上只是为了寻求稳定发展,在边界有能力者忠于自己的人才来进行维护,这就是安禄山得到重用的原因,也是危机意识缺乏的体现。唐玄宗对危机预防制度的改革也就是仅仅在开元后期设置了监军使,由于监军的只是在玄宗领兵将帅上起到了监督和牵制作用,没有对军权下移等产生作用,而且唐玄宗没有对安禄山进行监军使的派遣,危机管理意识几乎是没有。高力士曾经多次向唐玄宗反映拥兵的问题,唐玄宗只是搪塞谁会考虑,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导致了唐朝在危机预防制度上出现漏洞,最终酿造悲剧[3]

3、安史之乱爆发以及思考

在755年,安禄山举兵发生叛变,由于长时间以来没有危机预防的准备,所以安禄山的叛军很快的席卷了唐朝多地,安禄山叛变唐玄宗也是在多日之后才听到的,安禄山攻占了洛阳、长安,唐玄宗被迫逃走避难,虽然在以后的近十年的战争中平定了叛乱,但是唐朝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唐朝走向了衰落。

这一危机的产生,正是由于唐玄宗在危机管理上的疏忽,没有对防范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执行,危机管理意识缺乏造成的。在危机爆发之前朝内就已经出现了矛盾,先有李林甫后又杨国忠,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国家的事务,在唐玄宗面前造谣生事,诋毁安禄山,更为了使安禄山造反,对其先下毒手,将安禄山的亲信处死,后来又因为贿赂事件将安禄山下贬,但是唐玄宗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安慰安禄山要将宰相职位授予他,由于杨国忠的极力反对,此事没有进行,只是对安禄山进行了其他职位的晋升和授予,到此时唐玄宗都没有任何的危险意识。安禄山假借总监职位培养战马,扩大了安禄山的实力,在叛乱之前为自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唐玄宗没有危机意识,所以在叛乱发生之前没有对军事、经济等做任何的准备[4]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唐玄宗在危机处理方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措施,更是增加安禄山的实力,在危机管理意识上缺乏所产生的后果甚多,而且很严重。唐玄宗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前期是有所作为,对国家出现灾害和边界发生的冲突等等,还是有很强的危机管理意识的。但是在后期由于对安禄山的过分偏爱,没有一点的戒备心,所以在安禄山发生叛乱后好几天才收到信息,得知消息后还不相信,当确认事实之后,采取的一些措施还出现不当的现象,没有化解危机的资源和力量。缺乏全局意识和风险意识[4]

小结

根据安史之乱。我们可以看出制约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因素是因为对安禄山的过分信任和偏爱,还有没有对朝中官员的权利进行很好的处理,导致内部发生矛盾,更重要的就是唐玄宗的危机管理意识浅薄,对国家的百年的制度进行废除等,造成最后无法收拾的悲剧发生。(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众举. 唐玄宗的宰相任命与安史之乱起因之微探[J]. 魅力中国. 2009(04)

[2]朱增泉. 安史之乱[J]. 神剑. 2011(02)

[3]金荣洲.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局限[J]. 理论月刊. 2010(11)

[4]李智明. 从“安史之乱”看唐玄宗的历史过失[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0(01)

猜你喜欢
管理意识公共危机唐玄宗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探析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