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

2013-04-29 00:44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6期
关键词:敏感期习惯儿童

◆健康人格,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在一次诺贝尔奖得主的聚会上,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孙云晓强调,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可能使孩子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他走向成功。

习惯培养“五步走”

早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

在儿童时期,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现在很多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问题在于把习惯培养当成了说教,而忽略了习惯培养的根本途径: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换句话说,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规律来做才会见效。

Step1:

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

儿童时代是榜样时代和偶像时代,因为儿童的学习特点就是观察和模仿。当然,儿童的榜样和偶像并非都是名人,更多的是他们的伙伴。因此,父母和教师可以让孩子选择他所喜爱的名人或优秀伙伴做榜样。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天津社科院的关颖研究员曾与儿子难以沟通,但儿子房间里贴了许多篮球明星乔丹的画像,因为乔丹是他心中的偶像。后来,一向不喜欢篮球的关颖,开始与儿子一起看篮球比赛了,并且收集了许多乔丹的故事,这让儿子对妈妈刮目相看,自然亲近了起来。关颖发现,只要与儿子谈乔丹,儿子就心服口服,因为他对这个偶像有认同感、亲切感。结果,借助乔丹这个榜样的力量,全家人和谐相处,儿子也越来越懂事。

Step2:

明确行为规范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非常明确。比如说《弟子规》里就有很多关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出必告,归必面”,就是要求孩子在离开家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里人打招呼,说明自己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回家之后要告诉家里人“我回来了”。就是这么一个习惯,在古代是中国孩子必备的,但是现在许多家庭却把这个传统丢掉了。这就是因为,现代家长甚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与要求,认为即使拿出老祖宗留下来的规训去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也不会听。其实只要注重方法,明确的行为规范执行起来就不难了。

Step3:

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初步的习惯,重复90天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举一个例子,孩子洗手就需要训练:不洗手就不能吃东西,只要是吃东西就必须洗手。“吃饭的时候洗手了吗?看看。”你老问孩子,还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习惯了,到以后就不用提醒他了。就如现在我们大人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还要提醒吗?不用嘛,这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研究发现,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持久训练。

Step4:

及时评估和适度奖惩

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引导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地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就是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Step5:

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做用“心”家长,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什么是儿童敏感期

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界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会影响孩子心灵、人格的发展。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天赋。但有了天赋的最基本条件,还要看在儿童相应的敏感期中,这种天赋是不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环境。”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讲述了这样一个实例,一位不到3岁的孩子到了音乐的敏感期,每天都“弹琴”,用手指在桌子上、暖气片上、书上、膝盖上,不停地弹着。值得高兴的是这个敏感期被家长发现了,遗憾的是家长没有条件买钢琴。孩子的妈妈只能遗憾地眼看着这个敏感期流水般失去。过了六年,这个孩子的乒乓球打得非常好,因为在孩子打球的敏感期出现时,妈妈下决心送孩子进了乒乓球少年班。

家长要适时予以协助和指导

不想让孩子的敏感期偷偷溜走,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一般都会经历哪些敏感期。根据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归纳出九个敏感期: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以及文化敏感期(6~9岁)。

孙瑞雪强调,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专家手把手】

教你如何应对孩子敏感期

2岁10个月的苗苗情绪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开始,她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不停。她执拗的敏感期提前到来了。爸爸妈妈开车来接她回家,妈妈抱着苗苗,爸爸顺手将车门打开,苗苗忽然大哭起来:“让妈妈开车门。”爸爸赶紧把车门关上,妈妈重新打开了车门,可苗苗就是不上车,在妈妈怀里挣扎着:“不要现在打开车门,要妈妈刚才打开车门!”爸爸妈妈无奈地等着,直到她情绪稳定了,才上车回家。

专家支招

孩子的执拗敏感期,来源于秩序感(所以执拗敏感期通常是伴随着秩序敏感期出现的),因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秩序感,并期待世界按照这种秩序感运行,一旦秩序遭到挑战,他就会为了维护这种秩序而抗争。

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使之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如果缺乏耐心,简单处理,将不利于孩子顺利走出这个敏感期,还会对今后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尽量满足孩子那些合理的或者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原则性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也要做好慰抚工作,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痛苦。

妈妈,你看这是我画的画。那个新娘就是我。那旁边的新郎是谁呢?是爸爸。我要和爸爸结婚。可爸爸已经有妈妈了呀?那我们就三个人一起过吧。——一段母女的对话

专家支招

婚姻敏感期是3-6岁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最可爱的敏感期现象,表现为孩子对恋爱、结婚有关的话题感兴趣了,常说一些诸如亲吻、爱情、谈恋爱、结婚之类的话,常问爸爸和妈妈结婚的问题,甚至会表现出模仿恋人的亲密举动等等特别的言行举止。

家长要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应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比如:父母相亲相爱、团结和睦,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不要回避、沉默或转移话题,也不要否定、批评、斥责、羞辱、教训孩子,而是要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并给孩子一些正面引导;成人不要强拉硬配,应该给孩子输入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当孩子遭到对方拒绝时,孩子可能会伤心失落,要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通常3-6岁的孩子能够明白事理,家长通过讲道理,使孩子获得正确的婚恋观,不会因挫折而自我否定,对孩子成人后的择友、婚恋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针对性训练,让孩子远离感统失调

如今,感觉统合失调已经成为了城市宝宝的流行病。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动作协调性差、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讨厌被触摸、过于胆大或过于胆小等感统失调症状。

“感统失调,通俗的理解就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早产或剖腹产、过多依赖学步车、缺少同伴群体、缺少户外活动、过早进行认知教育等都是造成儿童感统失调的因素。这类孩子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学习和运动的完成。”刘盈指出,感觉统合能力是一个后天的教育及训练的问题。人的感觉能力的提高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我们给儿童提供一个能锻炼身体的环境,尤其是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和触觉能力,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下面,给家长朋友们推荐一些简便易行的感觉训练活动:

1.梳子游戏:轻轻用梳子梳头发,头皮是感觉敏感的部位,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皮质感觉区,对身体形象的建立有很大帮助。可以每天进行10分钟左右。也可以用吹风机吹身体各部位,强化身体形象感觉。

2.抓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铺或软垫上,张开四肢,由父母亲跪在身旁,在孩子身上敏感处玩抓痒游戏,可以每天进行10至15分钟左右。

3.毛巾游戏:用毛巾将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亲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摇动。此游戏不但可以强化触觉,对前庭固有感觉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4.球池游戏:大部分的早教机构或游乐场所都有此设施。球池又称为浮力球,不但对孩子的触觉有所帮助,对前庭固有感觉的形成也有好处。孩子可以整个人藏入球池中,划动四肢或翻动身体。也可以站立,两脚踏动,或由上跃下,将身体投入球中。

5.跳床游戏:可自己或由父亲或母亲背着,在跳床上跳动,对固有平衡感及脑干组织的发展颇有帮助。

6.大笼球游戏:由父母协助孩子坐或趴在大笼球上,趴在上面,抓住两脚,保持平衡;躺在上面或坐在上面也可以;用大笼球压过孩子的身体,对孩子触觉学习及身体形象强化有很大帮助。

7.“主人翁”游戏: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敏感期习惯儿童
上课好习惯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完美捕捉孩子数学敏感期,这些绘本少不了
留守儿童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上)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