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霞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让学生完成接受、储存知识信息的任务,更要充分调动学生情商因素,提高学习爱好、转变学习态度,让他们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要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商,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情商
1.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建立这样的情感氛围,教师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这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也会对数学产生爱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迸发灵活灵敏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教与学形成和谐共鸣,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其次,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爱好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厉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假如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让学生思想受限,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应摆正位置,要尊重、爱护学生,答应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判定“1250×80的结果有几零”问题,学生会有两个0、三个0、五个0等不同答案。假如教师只是简单地否认其中某种说法错了,那将会阻碍其思维发展,造成心理打击,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定能力,只有依靠老师和其他人。在课堂上,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鼓励他们大胆思考,积极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说错了不要紧,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3.面向全体学生施教。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学生都是等同的,不能偏爱一部分,忽视另一部分(非凡是学困生)。其要害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更重视、更喜爱、更尊重。教师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每节课也能看到老师那亲切的目光。
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商
1.设计问题新颖性。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顺便写出一串数“123、258、97652、110023、146023”,问: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要求学生一分钟内回答,结果当然是学生都无法做到。这时改由一个学生写数,老师和学生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定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好奇的心理使学生就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定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学手段多样性。低年级教学中可适当开展小游戏活动,在中高年级则可强化观察、操作、实验,让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熟悉,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先动手测量自己的数学书、文具盒等物品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再合作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并合作计算粉刷教室内墙面积。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评价要有激励性。提问、作业批改和其他数学活动,教师都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的火花。即使是学困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有个学生在板演“1375+4829”时,忘了十位上有进位,订正时你可能给个“×”就完事了。可要是在学生做对的数位上都给“√”,只在做错的数位处划一个“?”那会怎样呢?学生一看,四个数位我做对三个,只在十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要认真了。这样不损伤学生自尊心又纠正了学生习惯上马虎的错误。
三、培养学生好学数学的内在情商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在探索过程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学法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他们克服认知障碍,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设置障碍要科学,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基础,否则,学生会因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
2.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儿童天性好动,教育者应结合现实生活,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地去实验操作探究,去调查访问、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去与人沟通与交流等,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与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注重培养应用意识。数学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教学还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还要开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的活动,从而渗透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