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本质新解——乌托邦视角

2013-04-29 22:42李丹卢国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STS教育乌托邦

李丹 卢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以布洛赫里的“乌托邦”入手,从乌托邦的视角对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乌托邦”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和教育与乌托邦精神的内在契合性的论述,来表现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及其对乌托邦思想重新认识,阐述乌托邦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是理想教育本质的一种解说。

关键词 STS教育 乌托邦 理想和期盼

深入审视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体育教育变得越来越外在化和空心化,越来越离开人的内心世界,离开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一、乌托邦

(一)乌托邦的本质

在布洛赫里,“乌托邦”(utopian)常常和精神、意识、期盼连用。乌托邦意识,也可以叫做乌托邦期盼(anticipation)或乌托邦精神,泛指对更好更完美的未来的期盼、预感(pre-appearance)[1]。

乌托邦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便是理想运动员大学生教育本质的一种解说。首先,运动员大学生的教育对的是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功能,“必须培养个人作为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2]。

(二)乌托邦精神与STS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STS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活动与为人的活动的统一”,不仅表达着对完美人格、崇高人性的向往,而且也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而存在。STS教育总是表达着一种对理想的可能性的预期,如果缺失了这样一种情怀,STS教育不仅无法完成其价值使命,甚至STS教育自身存在的合理性都将遭到怀疑[2]。从这个意义上讲,STS教育与乌托邦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乌托邦思想的重新认识

从莫尔的《乌托邦》到中国的《大同世界》“桃花源”。它们对美好世界的勾画,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有某些区别,但是,其基本主张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当时的人们能够想象到的无限美满的世界。即主张社会的和谐安宁,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政治清明,官吏能干而公正廉洁等等。我们把这种对“乌托邦”世界的一种企盼向往,称之为“乌托邦思想”[1]。

二、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乌托邦”

(一)政治

真正的教育无疑是一种政治制度。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STS教育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国外政治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国际形势、外债、外部侵略等等,都会对国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政府对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在我国,教育对政治的倾向和依赖,也决定了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实施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经济

教育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我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进展的长期性和缓慢性。一个国家,首要解决的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而教育往往是作为手段来应用的。

(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地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人便把日光投注于第二次定位——学校教育。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越来越看到第三次定位的重大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出于不同目的和需要参加到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学习中来。这对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乌托邦”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管理

管理问题是我国实现运动员大学生教育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市级体校,这此现象尤为严重。信息技术的扩展,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及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对于带动落后地区管理水平的提高,乃至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乌托邦”的最终实现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教育

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所强调的所有国民持续一生的系统的学习,也易于与现行教育体系的功能产生矛盾,加之教育体系内部管理、督导及活动上的僵化与低效,都成为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乌托邦”实现的主要障碍,必然导致教育观念、目标、结构、内容、方法、技术、评价体系、师资培训模式直至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和连锁反应。

三、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应有期待和内驱力量

一切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超越。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体育教育的乌托邦精神就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人对自身生命质量与价值理想的超越性追求的精神。因此,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的乌托邦精神铸就了体育教学的超越性品质。超越性的存在,是运动员大学生教学应有的期待。

四、结束语

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工具主义”品性的强化式偏离和内在品质的匮乏,造成了其教育过度外在化与空心化的症结。乌托邦精神的实质与特征高度契合,乌托邦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便是理想运动员大学生STS教育本质的一种解说。

参考文献:

[1] (英)托马斯·莫尔,戴镏龄译.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孙元涛.乌托邦精神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育运动国宪章[R].1978.

[4] 卢元镇.体育的本质属于生活[J].体育科研.2006.27(4):1-3.

[5] 廖建新.解读素质教育本质内核:人格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2004(1):138-140.

[6] 郝德永.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7-11.

[7] 周国文.不同样态的乌托邦类型及其可能[J].理论探讨.2008.142(3):35-40.

[8]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帅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4):6-11.

[9]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83.

[10] 陈刚.人众文化与现代乌托邦[M].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STS教育乌托邦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探讨把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TS教育理念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效益的研究
物理课程教育与STS教育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