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也进行得有声有色,而从传统教学向新课改的转变,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更是在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这个过程急不得,更不可能短时间内获得实效。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诸如情境创设、提问、实验、探究等就存在诸多问题。正确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不仅有助于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更能较好地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更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探究式的教学。而在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过程中,因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到位,出现了问题情境创设过于花哨、提问没有师生互动、实验注重形式、探究忽视合作等问题,文章也就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从实践出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线,教学目的更多的是倾向于教师如何教,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则走的是素质教学的路线,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激发。不得不说,物理教学正在从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探究式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常见问题。
(一)问题情境创设过于花哨
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借助生活实际案例让学生从生活直观过渡到抽象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或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知识来作为过渡,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但就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来看,一些教师忽视了在情境中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用话题进行讲解,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而忽视在情境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只通过Flash动画来展示竖起下落小球与斜抛出去的小球并让学生观察其运动轨迹,但并没有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就两者的运动轨迹进行对比。
(二)提问忽视了师生互动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接受情况的检测,通过提问中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节,针对学生还未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及时进行补充,以便于学生掌握。可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只是将相关问题丢给学生,忽视了师生的互动,导致提问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进行《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列举生活中有哪些磁现象及其应用。然后学生举例,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却不做评价,这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三)实验教学注重形式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却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形式,只会将学生培养成一台台读书机器。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效果,也是不成功的。如,在《光的色散》的教学中,教师演示让强平行光分别通过玻璃三棱镜和装有水的玻璃水槽和平面镜,让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于屏幕上等现象,整个课堂都由教师操控,学生失去了主动权,依旧有走形式的痕迹。
(四)合作忽视讨论交流
新课改下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合作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盲目地进行讨论或问题提出后直接甩给学生,学生的讨论会变得毫无意义。如,在《光的衍射》的教学中,提问“波要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后,学生围绕“只有障碍物或缝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光的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进行讨论,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问题情境要兼顾情境和问题
问题情境应该包含情境和问题两个要素,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直观过渡到物理抽象,而问题则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问题的探究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要注重在情境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如,在《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中,教师以运动员百米赛跑和火车出站的案例来导入,然后提出问题:“百米赛跑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火车出站时,速度逐渐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风驰电掣;而一扣枪的扳机,子弹‘啪的一声已不见踪影,这说明什么?”“以上生活中的现象说明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较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呢?”接着问题以实例引入实验求证,自然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学习,可见问题推动了课堂的发展。
(二)提问要注重师生双方的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是把问题甩给学生,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状态,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如,在《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教学中,在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的实验探究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后,要及时通过反馈来总结:交流通过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三)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
实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教师展示,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而获得实验结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更要注重实践性,摒弃走形式的弊端。如,在《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的教学中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探究,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然后分组对表针的摆动方向、导体棒的运动、表针的摆动方向等实验现象进行记录,然后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小组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小结并追问“还有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切忌实验中光是教师做而忽视了让学生动手、动脑。
(四)探究要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后,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也要注重發挥教师的主导性来为学生精讲释疑。如,在《光的干涉》教学中,教师通过投影仪演示水波的干涉现象,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干涉图样中的‘明‘暗条纹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任何两列波在传播空间相遇都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引导学生就波的特性、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等进行交流,并对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进行精讲。
总之,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在从传统教学向新课改过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树立学生发展意识,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注重分析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策略,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改,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洪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包雅琴.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2(04).
[3]姚耀东.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1(15).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大峪)校区物
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