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言语行为理论之研究

2013-04-29 00:44:03习晓庆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塞尔奥斯汀

习晓庆

摘要:

20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向语言学转换形式的加剧,关于语言哲学的研究不断兴起,这时,奥斯汀在对日常行为哲学长期分析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了言语行为的学说,后来又经过补充、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种理论受到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从此,言语行为理论开始不断发展并得到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

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背景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革命性进展,20世纪,心理学成为了新的学科并得到发展。自此,传统的西方哲学,上帝、灵魂、物质决定一切的理论彻底淡出了历史舞台,西方哲学面临着发展方向的问题,英国多数哲学家认为用语言学分析哲学是唯一的途径,他们称自己为语言哲学家,自己研究的哲学是分析哲学。但因为受新实证主义和罗素、莫尔等人观点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的研究虽正确但又无意义,一旦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哲学就失去了依托的根本,就显得毫无价值。有些牛津派哲学家认为,日常用语运用不当就会导致哲学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强调意义,强调用法,强调描述词语要想有意义就要完成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研究

(一)关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在哲学向语言学转型的基础上,在哲学不断发展的形式下,1962年,约翰·奥斯汀出版了《如何以言行事》,它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认为并非所有的可分真假的陈述句都是“描写”的,也可以称之为叙事句,他又提出了既没有真假之分,又不是用来描述或者陈述的施为句之说。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具有行事能力的施为句。施为句含有道歉、许诺等性质的动词,句子一般是用一般现在时表示的,为了使言语行为得到有效实施,奥斯汀强调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允许某种人在一定环境下说某些话这些话要有约束力,参与言语行为的人都要接受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特定性和适用性;其次,参与言语行为的所有人都要正确完整地依照这种模式进行交流;最后,说话者要发自内心言语,并且要通过行为践行自己的言语。

(二)关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

塞尔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的单位是言语行为,并不是单词或句子,言语行为就像社会活动一样是受制约的。塞尔发展了奥斯汀提出了施事行为理论,把句子的施事行为和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他认为一句话的命题内容是由两方面组成的,第一、要有所谈及的人或物;第二、需要对这个人或物做出论述,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完整的施事行为理论。

比如在下面几个句子中就满足这两个条件,Will John leave the room?这句话是表示提问的,John will leave the room.这句话是表示预测的,John,leave the room.这句话是表示请求或者是命令,Would that John left the room这句话是表达愿望的,If John will leave the room, I will leave also这句话是表示条件的,总之,在不同的场合,在这几句话有不同的施事行为,这是满足条件的。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价值

在理论界对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较为重要的两个人物是Blum-Kulka,House, Kaspe和Tsohatz-idis。Blum-Kulka, House和Kasper在1989年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跨文化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研究推动言语行为理论的新发展,而Tsohatz-idis在1990年,应用典型引申理论(Prototype theory)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挖掘,并且分析了言语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在发展中不断地体现着应用的重要价值,在我国,有的学者就把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到汉语语言分析上,借鉴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汉语施事行为,讨论其表达方式,同时也对汉语句类进行研究,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还涉及到汉语显性施为句表达式的结构的分析以及它的特点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语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进行分类,对间接语义进行探讨研究,对于间接语义相应的言语行为的目的进行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努力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汉语各方面的研究呈现科学化、准确化及细致化的发展。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在发展的同时使用价值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言语行为理论在人类行为模式与言语行为理论的对应上也存在着问题。另外,就目前而言,关于言语行为方式的成因问题上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是存在缺陷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研究直接言语行为和虚假性言语行为形成的原因的解释是不同的,不全面细致的,也存在着缺陷,对表述和施为两种语言行为的联系规律上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在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缺憾,研究的領域也有待拓展。比如,关于虚假性言语现象领域,言语行为理论还没有涉及到,但只要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者不断努力,言语行为理论一定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并且,它的实际功效也将越来越突出。

总之,言语行为理论经过发展,在现阶段已较为完善,言语行为理论也已对语言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其价值和意义。此外,它对英语学习,对语言的发展,对各国文化的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虽然,言语行为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诸多不足,但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言语行为理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言语行为理论也必将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筱媛.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1)

[2]赵淑元.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9)

[3]王丽皓.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塞尔奥斯汀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浅谈文化对言语行为的影响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38:06
道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8:56:56
浅议乔姆斯基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14:24
浅谈点-连式ATP系统在埃塞尔比亚轻轨中的应用
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期)2016-03-12 06:24:32
奥斯汀小说中的多角恋与反讽
西南学林(2013年1期)2013-11-22 07: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