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洋
摘 要:语言是文明的产物,因此,在语用活动中,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包括具体场合,从更深层面来讲,还包括具体文化或特定文化。对于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绝不仅仅意味着掌握单词和语法,而是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关键词:言语行为;文化;影响
著名文化语言学学者何刚对设定言语行为的原因和方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他认为,言语行为的文化设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文化语境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功能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
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语境,又叫语用共同体,它对言语行为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设定。它先要设定言语互动的方式,比如模式、形态、原则等因素。之后再设定会话参与者个人的行动。在文化语境中,道义、法度、权势、礼仪、情感等都可以构成人际互动的条件。以权势关系为例,其对特定行为的设定主要包括行为的顺序、容忍度、可磋商度和磋商方式。比如,在正式的交际场合,当位高者不表态时,下属是不好随便表态的。从容忍度看,高权势者对低权势者的异己行为和言语在容忍度上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的权势关系上,言语行为的可磋商度也是由文化设定的。而在民主政治文化中,权势的拥有不是永恒的,而是动态的,因此,具体语境中的权势可随一个人的身份、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言语行为者之间的权势互动具有较大的可磋商余地。人们一般可以通过会话的不断进行而获得权势上的优势,使拟想中的行为变得合理和可能。除此之外,言语者性别的文化设定也是言语行为文化语境设定的一个方面。文化语境除了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参与会话的角色特征,设定不同性别的行为类别,还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言语行为文化的第二个方面是回应方式的文化功能设定。所谓回应方式,是指互动中对特定言语行为的回应特征(话语的、音调的、语气的、腔调的)的总称。违反回应方式的文化设定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感甚至蔑视。比如,汉文化中谦虚是美德,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而洋洋自得,则无疑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在英语使用者中,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一味否认,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还可以从它对一些优选类别的功能设定来加以体现。言语行为必须同时主动承担其应有的文化职能:文化维持(culture maintaining)、文化巩固(culture consolidating)、文化重构(culture reconstructing)、文化更新(culture renewing)。也就是说,语言不仅是对文化的一个传承,它更时刻反映、体现并承担着着新的文化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时代特征。比如,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推翻了拉丁语的书面语地位,吸收并消化了庞大的外来语词汇,在发展中找到了较为规范的拼写方法。
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是文化对言语行为设定的第三个方面。文化亲和力不仅能在言语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通过言语互动行为得到巩固和增强。因此,文化亲和力是靠文化核心信念深深扎根于个体意识而产生的。在具体文化语境中,通过类似的行为,说话者首先给听话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并通过具体的互利行为、利他行为来维持、巩固和增强彼此的互信和感情依附,从而达成彼此亲近的效果。试想,如果我们总是按照自己文化所设定的理所当然的方式和来自另一种文化的语言使用者进行沟通,那么这种沟通的顺畅和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总而言之,由于言语行为所拥有的社会文化特征、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所以,言语行为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使用的步骤,也是社会文化关系相协调的过程。而在影响学习者语用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知识的匮乏必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想克服言语行为交际障碍,必须加强个体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提高认识。
参考文献:
[1]竹旭锋.从言语行为到文化行为——文化语用学的解释视角[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4).
[2]O Juzyn-Amestoy.Culture, Language,Text:Culture Studies within the Study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J].Melus,1992.
[3]曾文雄.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