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考试管理现状及几点建设性意见

2013-04-29 19:20于青孙文磊胡国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于青 孙文磊 胡国玉

摘 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考风考纪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引发的诚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总结了高校考风考纪的现状,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可操作的有建设性意见,以帮助高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为国家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考风考纪 作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质量则是高校的生命线。考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反映着高校的教学效果,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是评定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尺度,然而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却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教育部曾于2003年、2004年针对考试作弊出台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并于2012年重新修改。客观地说,各个高校对于考试工作都十分重视,但近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愈演愈烈,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针对如何有效减少、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该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高校考风考纪的现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几条建设性意见,以帮助高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为国家培养真正的

人才。

1 高校考风考纪现状

当前高校中,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考试,违纪、作弊现象都比较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讯工具的普及,学生们的作弊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作弊主要是夹带小纸条或者互传纸条等,现在则是直接缩印,手机拍照、短信、无线耳麦等电子通讯工具也出现在考场上。四六级考试中,屡屡出现利用电子通讯工具作弊现象。尽管各高校对考风考纪问题都下了大力气去抓,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与惩罚制度,但是考风考纪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2 大学生作弊的原因

学生考试作弊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社会大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导致了高校许多学生或者直接参与考试作弊,或者对同学的考试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无动于衷。部分学生为获得荣誉或推荐读研而不择手段攫取高分,当然还有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和虚荣心的影响和驱使。这种错误思想一旦形成,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考风

建设。

2.2 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在学习上讲究实用性,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得过且过,不以为然,在考试时难免会发生作弊现象。

(2)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全国各类高校扩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导致同一班级的同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底子薄弱,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从而导致学习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初中和高中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导下完成的,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没有及时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当考试来临时,为了能够顺利过关,往往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而作弊。

2.3 学校及教师因素

(1)考试内容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形式基本都是笔试,内容往往局限于书本,并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试卷上客观性题目占了大量的篇幅,而分析性、综合性试题则少之又少,造成学生思想上认为只要会抄就能考好。这类依靠死记硬背的考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考试作弊的歪风。

(2)教师业务不精。目前各高校都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而职称又和工资待遇挂钩,这使得一部分高校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和写论文上,对本科教学则穷于应付,讲课内容死板照本宣科,教案和考题多年不更新,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一个严重打击,甚至影响到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

(3)考风考纪不严。监考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监考时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作弊行为装作没有看见,不能够及时制止,这从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产生。有个别教师觉得如果有不及格的学生开学还要进行补考,于是就又有出试卷、改试卷、装订试卷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及格。

(4)处罚力度不够。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有关考试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了考试违纪处罚条例。但是对于考试中学生作弊的处理基本都是避重就轻,甚至有的院校因为担心学生受处分而对未来就业造成影响,从而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只进行口头的批评教育或者书面检查。

3 几点建设性意见

大学生作弊的危害显而易见,会严重降低大学生的诚信度和毕业生的质量,并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近些年,高等院校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建设。因此,严肃考风考纪是各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地措施,切实加强管理,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才能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在此,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做人的根本。教师要以诚信为人,诚信施教为准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诚信的真谛,做诚实守信的楷模。各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结合实际,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让人人知道诚信考试,作弊可耻,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做一个诚实、正直、守信的大学生。

(2)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高等院校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自身影响力,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起严谨治学、大胆创新的学习理念,创建良好的学习风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各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本质,正确看待成绩与荣誉,不能够对考试作弊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自身行为。

(3)严肃考风考纪,加大教育和处罚力度。在每一次的国家大型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进行诚信考试和各高校制定的考试违纪违规处罚办法进行宣传教育,严肃处理考场违纪违规行为。对于考试中舞弊的学生,采取从严处理的方针,坚决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对于部分监考老师对学生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的作为,应该追究相关责任,绝不姑息。

(4)跨学院安排监考教师。目前监考教师主要来自于本学院,即学生和教师为同一学院。这样的优点是人员比较熟悉,安排监考时能多方面考虑到监考教师的一些不方便因素。但不利因素颇多,主要体现在监考教师与学生比较熟悉、本学院巡考与监考教师为同事等都会造成监考不规范和考纪混乱。跨学院安排监考教师主要采取甲学院安排考试时间、地点、课程、班级,乙学院根据甲学院的考试时间安排本学院的老师进行监考,这种跨学院安排监考对学生和监考教师都有约束作用,也有利于巡考人员对整个考试和监考教师起到督导作用。

(5)硬件投入一劳永逸。将先进的电子通信工具应用到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教室是教学的公共场所,可以在教室安装多个摄像头,即可以督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更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提取到学生在考试时的视频图像,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想作弊的学生也起到一种震慑作用。

(6)改进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改革考试内容。现在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的熟记程度,这是造成学生作弊行为时有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从心理上认为反正都在书本上,考试时拿书抄一抄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因此,高等院校在考试内容上应该进行改革,减少书本知识的单纯考核,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应该改革考试的形式和方法。现在大多数院校的考试形式还局限于闭卷考试,造成了学生的情况发生。高等院校应根据课程的不同,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小论文、课程论文、项目设计等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次的考核,以最终加权成绩总和来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

4 结语

近些年,高等院校考试中,学生作弊现象层出不穷,遏止这股歪风势在必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从学生自身进行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要加强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对现有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这种不良的考试

风气。

参考文献

[1] 张得心.简论高校考试作弊成因及考风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33-134.

[2] 杨煜.对考试作弊的分类研究及高校考风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9(1):58-61.

[3] 蒋伯棋.加强高校考试管理促进考风考纪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1):113-117.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微信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措施研究
试论影响高校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现象的原因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浅析高校大学生思想咨询模式的构建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点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