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五星 邵惠芳 许自成
校史是一所学校创建历史和发展轨迹的记录,是办学经验和教训的积淀,是大学文化和特色的体现。校史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而且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校史中蕴涵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大学精神、校友事迹、育人环境等都是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在很多高校中,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很薄弱。本文针对新入学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出现的主要问题,思考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入学教育的优势和方式。
一、大学新生学习和生活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适应
在中学,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好大学,目标就是学好考试必考的几门课程。老师不断重复地把各种知识和应试手段灌输给学生,并且利用各种名目的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要想学习好只要跟着老师就可以了。而进入大学,共同的高考目标没有了,不少学生对未来学习的目的感到迷茫,有的甚至玩物丧志,沉溺于网络与游戏。同时授课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一门课连上两堂,一学期学完好几门课程,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较少,平时也很少检查听课及掌握情况,检查手段主要是期中、期末考试。一旦没有老师的压力,许多新生连作业都懒得做,甚至课也懒得听,久而久之便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二)生活上人际交往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含义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学时代基于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友谊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求个体要学会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行为模式逐渐走向成熟,符合社会的要求。然而,很多新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也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开始生活的时候。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一定差异的同学,人际关系上的生疏感油然而生,往往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此外,许多新生遇到困难、不顺心的时候,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常常对人的看法大起大落,呈现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都容易使新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
二、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优势
(一)校史包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学习兴趣教育资源
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它们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联。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感情,使他们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更清晰的理解,能够主动思考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校史记述了历届优秀校友的成长历程和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骄人业绩。优秀校友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不断迈进,在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这些寓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于一体的记录是对新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
(二)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入学教育内容生动具体,易于被大学新生接受
校史资源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涉及的人物、事件生动具体。如学校在教学实践方面形成的优良教学方法,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历届校友在工作战线上获得的骄人业绩,学校教学名师、教授学者的先进事迹等等,这些都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使他们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亲切感,产生心理共鸣。
三、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
(一)将校史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激发新生学习动力
通过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将校史作为新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办学历程、教学名师、校园文化、学子风采等方面,力图将学校历史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展现在新生面前。通过讲座、报告和参观等形式,使新生全面了解学校的过去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荣誉,了解知名校友的成长经历,激发新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尽快确定自己新的人生目标,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史活动,培养新生人际交往能力
可以通过校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把新生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掌握交往的原则、技巧,克服交往中存在的障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如角色扮演法,即模拟某些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总之,校史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将会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教育、启发和感染,使大学生新生尽快了解、适应大学生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