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下河南油画发展的对策思考

2013-04-29 21:07:20张叶露
决策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油画家河南油画

张叶露

2007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给河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奋斗的方向。在此文化产业政策下,作为主流文化的油画,该如何发展是河南油画界面临的新挑战。回顾河南油画的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有挫折也有辉煌,河南油画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走出河南、走向世界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地域特点,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一、河南油画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在河南各地活动,西方油画传入河南。20世纪30年代之前,一批留学海外的艺术家回到河南,把西方油画的艺术精神带回到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1934年,在开封举办的河南油画现代美术作品展览中就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油画精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河南油画家背着画夹走近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成了画家很好的素材。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谢瑞阶,他在河南从事绘画数十年,创作了油画《三门峡全景》《华山青柯坪》《神门放舟》等风景画,因其鲜明的黄土、黄河情结和深厚的油画功底,使他在国画黄河的创作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被誉为“黄河老人”;另有李永海、王儒伯、韩野、赵舟进、庞白虹等,这些画家无一例外地都用饱满的激情讴歌着脚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奠定了河南油画地域特性的基本走向。

进入80年代,一批从美术学院毕业和刻苦自学的油画作者崭露头角,河南油画呈现上升趋势。1984年,河南油画学会成立以后,围绕全国美术大展,组织以河南乡土风情为主题的创作活动,涌现出大量的表现乡土人、物和风景的作品,河南油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中,曹新林的《粉笔生涯》和王宏剑的《奠基者》获得了银奖,实现了河南油画历史性的突破。随后,在多次全国大展中,具有地域特性的河南油画频频摘奖。以王宏剑、方照华、曹新林、段正渠、段建伟、毛本华、左国顺等为骨干,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强的立足本土化创作的油画创作队伍。尤其是王宏剑,以河南传统丧葬礼仪为题材创作的《冬之祭》在第八届全国美展中获优秀作品奖;另一幅表现改革开放后投身于经济建设潮流中的各种各样的农民形象和心理状态的作品《阳关三叠》,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了金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使得河南油画再次受到全国美术界关注。

1997年,是河南油画丰收的一年。11月7日,由河南省美协主办的“河南油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出了120件大幅油画,这是河南省在北京举办的首次大型美展。此次展览中,以河南乡土风情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比例,河南油画创作的地域特性再次受到全国美术界的关注与肯定。

在2002年11月河南省美协和河南油画学会、郑州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河南省油画学术展 ”和2003年8月由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美协主办,河南省美协、河南省油画学会承办,河南省书画院协办的“中国第三届油画展河南分展”中,河南省油画创作的地域特性更加突出。2007年至今,河南美术家协会为了响应河南省委、省政府打造文化强省的目标,先后组织河南百名油画家举办了油画中原——走进郑东新区、洛阳、开封、漯河、嵩山、安阳、许昌等多次大型活动,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二、河南油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深厚的地域文化势必造就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河南油画正是深深扎根于河南乡土文化的泥土中生长、发展的。油画家们创作的以乡土文化为中心题材的河南油画,不是停留在风情表层,而是通过乡土题材进一步关注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繁衍。正如王宏剑所说:“多年来我一直沿着一个目标去追求,那就是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法则注入西方经典绘画的写实技巧中,表现当代中国最普通人的生活。”河南油画家视传统为一种精神,重视“民间本土化”的艺术思潮,从而在客观上领悟它,他们通过油画创作的高境界追求、高品位探索来表达对历史、对传统的认识,力图用画笔来讴歌他们生命中的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河南油画根植于中原传统文化,沉淀厚重、古朴自然,内涵丰实而深厚,可供借鉴的艺术形式如古代书画、传统雕塑、民间工艺等等,皆丰厚而各具特色,因此河南油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河南油画家重视艺术传统,具象写实油画占主流。河南油画家更加注重艺术语言和技术的锤炼,注重个人对艺术的体验、追问、把握、玩味和经营,在创作中熔铸进个体对人生和自然的体验,形成了画风淳朴、色彩厚重深沉的特点,作品追求庄重与深刻,有一种厚实的沧桑感。

三、文化产业政策下的河南油画走向

近几年来,面对新的经济文化形式,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将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强省,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河南油画界又该如何响应呢?

首先,河南油画发展必须充分发扬其地域特性。中原大地民风淳朴敦厚、文化积淀深厚,这些特色影响着河南油画的发展与艺术品质。厚重的中原文化如龙门大佛、安阳甲骨文、仰韶彩陶、巩义宋陵等都给了河南油画家以无尽的审美滋养;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壁浚县“泥咕咕”、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的南阳铁笔烙画、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瓷、名冠天下的钧瓷、洛阳唐三彩等艺术,是河南油画家们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为河南油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事实证明,这些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的油画家及其作品是充分受人肯定的。

其次,秉承中国油画一向具有的开放精神与发展精神,河南油画应该进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学习,加强与国内乃至国际间的油画交流。1991年9月段正渠、段建伟“走出去”了,他们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油画展,由此油画艺坛出现了河南“二段”,其作品享誉八方;1997年,河南部分油画作品也“走出去”了,由省美协主办的“河南油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共展出了120件大幅油画,河南油画创作的地域特性再次受到全国美术界的关注与肯定。河南油画发展不仅要走出去,还要积极地请进来,2010年7月在郑州商都艺术馆展出的由中国油画学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郑州美术馆主办的“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河南巡展”,为河南省油画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全面了解了当今中国油画的新发展、新趋向、新成就,从而使河南油画在创新上、技法上得以提高,为今后河南油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河南油画大发展还应加强构建阶梯型、强有力的油画队伍。近年来,王宏剑、段建伟、段正渠等一批优秀成熟的油画家先后走出了河南。随着他们的走出,河南油画在全国美术界影响扩大的同时,河南省内油画队伍的力量相对削弱,而大批刚走出校门的青年画家虽崭露头角,却尚未成熟,缺少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物。所以,要振兴河南油画,就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多渠道发展培养油画人才,为已经成熟的油画家搭建平台,加强宣传,创造更多走出河南的机会,全力打造河南油画的领军人物;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性油画展览,发现新的油画人才,重点培养和扶持使其尽快成长;更多地组织油画家走向社会、走向民间去采风,去吸收中原大地优秀丰富的文化养分,为老、中、青三代油画家提供创作土壤。相信通过数年、数十年的努力,必能再次形成一个“中原画风”、“黄土画风”的高潮,使河南油画在中国油画界甚至世界油画界占据重要一席。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化产业政策下的河南油画发展走向研究”(2012B2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油画家河南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油画家之死
出彩河南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4:58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34
著名油画家——孔凡平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8
著名油画家——王沂光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4
隽永的悲凉——追忆油画家赵开坤
油画艺术(2017年1期)2017-05-20 09:09:22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