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
[摘 要]“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足学生思考时间,教导学生反向思维,从而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生成;数学
一、精心预设——为了更好地生成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尽可能多地考虑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留给整个预设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留给生成足够的空间。
制定“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学方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起码要预设两种教学方案: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同样,当学生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后,由于视角不同,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因此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好预设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二、给足时间——把握生成资源
教师要明确生成的意识,对于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能够深入思考,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准确把握,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教师要意识到上课不仅仅是执行教案,而是对教案的再次创造;不仅要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且要注重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这些便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能受制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搭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有些小组搭很漂亮,可是有的小组搭出的长方体、正方体就是不像样,还有的小组根本就没有搭成。这就是一个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提问:“为什么很多小组没搭好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原来,不能搭好长(正)方体的小组,他们课前准备的小棒只有23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准备了24根小棒,但是小棒的长短不一样。在新的设计中,对于“搭不好长(正)方体”这一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为什么”来分析原因,认识特征,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过程,为学生留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施展创造才能的机会,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加了学生的自信。
三、反向思维——点燃生成火花
有时学生并不顺着教师预设的思路走,甚至与教师的预设背道而弛。面对这些“歧路”的资源,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拉还是因势利导、巧妙利用?课堂上的亮点,有时候就是源于学生这样事前并不知道会怎样发展的“动态生成”。
例如,教学“买铅笔”有这样一个片断,出示几道练习题:14-7,15-8,11-5,14-6,12-9,15-6。学生很快算出了结果,汇报自己的想法:“14-7,我先把14拆成10和4,10-7=3,3+4=7”“15-8,8=5+3,15-5=10,10-3=7”“从14里连续减去7个1等于7”“因为7+7=14,所以14-7=7……”
但有个学生算法不同:“15-8这道题,15=10+5,我先算8-5=3,再算10-3=7。”话刚说完,很多学生就叫开了:“老师,这样不行!不能倒过来算!”的确,这种算法没教过,有没有根据呢?对于这堂课“生成”,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大家想弄明白吗?”学生们都说想,通过实践检验,把剩下的题目都用这种方法验证了一遍。结果,用“倒着减”的方法,同样可以算出正确答案。既然方法是正确的,依据是什么呢?接着教师可引领学生对这种算法的依据进行了探究,发现:8-5=3其实就是5-8不够减,相差3,10-3=7其实就是从10里拿出3个补上,最后还剩7个。
在这个小片段中,课堂“生成”打乱了教师原有的教学“预设”,但是教师没有武断地给予否定,而是带领学生经历了一次思辩的历程。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教师将课堂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打破了学生习惯思维,其意义却远大于算法本身。
责任编辑 晴 天